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甘薯脱毒苗不同繁殖方式生产比较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甘薯脱毒苗无论是网室隔离繁苗或是大田无隔离繁苗,均比原大田苗(非脱毒苗)增产,其中网室隔离繁殖的脱毒苗增产23.8%,大田无隔离繁殖的脱毒苗增产17.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商品薯分析结果表明,脱毒苗增值比增产效果更明显,对有市场开发价值的品种,隔离繁殖种苗更能体现脱毒苗的效益和作用。同时,甘薯脱毒苗隔离繁殖对延缓病毒和其他病虫害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增产增值方面占有优势。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繁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氨基丁酸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原料中的富集技术研究进展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4

摘要:γ 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综述了GABA的生理功能、形成机理及影响其富集的因素,并介绍了食品原料中GABA富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食品原料 富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丝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研究

畜禽业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自动种猪性能测定系统(F.I.R.E)在猪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

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 2004

摘要:以采食量自动记录设备FIRE系统为例,论述了采食量自动记录在猪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概况及其对我国现代养猪业的必要性。资料表明,采食量自动记录系统除能准确测定大群饲养猪只的个体采食量和饲料报酬之外,系统强大的数据记录和处理功能还对猪只的采食行为、日饲料利用率、采食曲线等做出细微分析,有助于猪行为学、采食量性状和精准饲料配方的研究,使其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种猪中心测定站或大型育种公司。

关键词: 育种 采食量 饲料报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稻品种三黄占2号的稻瘟病持久抗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籼稻三黄占2号在生产上种植10多年,表现了稳定持久的稻瘟病抗性。接种及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黄占2号不仅对中国稻瘟病菌株有广谱抗性,而且对菲律宾稻瘟病菌株亦有高的抗性频率(98%)。在国际稻瘟病圃(IRBN)其叶瘟及穗瘟抗性相当或好于持久抗性品种OS6、Moroberekan和IR36。三黄占2号感病后,亦显示出高水平稻瘟病数量抗性。分析由三黄占2号与丽江新团黑谷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分离群体的抗病性,发现三黄占2号稻瘟病质量抗性是由多个主效基因控制的,其稻瘟病数量抗性是非小种专一的。应用候选抗性基因方法鉴定出3个质量抗性主效基因,5个与其数量抗性显著相关的防卫基因标记(P≤0.05)。结果表明,广谱的质量抗性与高水平的数量抗性的结合,使三黄占2号获得稳定持久的稻瘟病抗性。用回交法把三黄占2号的抗病性基因导入优质高产感病品种特籼占13号,获得与三黄占2号的抗病性相类似的BC3F3株系,分子标记辅助检测证明三黄占2号的主效基因及QTLs能较好地遗传给杂交后代。初步选出一些抗病性好及经济性状好的新抗病品系。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持久抗性 遗传 基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衣剂对水稻秧苗形态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水稻种衣剂对秧苗形态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稻种衣剂促进了秧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并促进了分蘖 ,提高了根系活力 ,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综合素质。综合秧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等多项指标 ,以苗博士种衣剂的表现较好

关键词: 水稻种衣剂 秧苗 形态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珍珠红一号

农村百事通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超甜玉米-粤甜3号、2号

农家参谋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典疫情与畜禽养殖业

中国禽业导刊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饥饿对于鲈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组成的影响

动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 2 2 93± 2 15℃条件下 ,在室外水泥池 (3m× 2m× 1m)中对正常鲈 (2 85 2 6± 6 5 4 g)和患脂肪肝病鲈 (4 6 4 71± 5 4 2 2g)进行为期 9周的饥饿处理。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 0周、 3周、 5周、 7周和 9周取样 ,以观察饥饿对于鲈内脏相对重量、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 ,鲈对饥饿耐受能力较强 ,在饥饿时首先快速动用肠系膜脂肪和肌肉脂肪作为能量供应 ,而在整个饥饿阶段则主要以肌肉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肝脏中能源物质在饥饿中并无明显减少 ,故不是鲈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饥饿时 ,肌肉和肝脏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呈现负相关 ,尤其在肝脏中表现明显。鲈血清中脂肪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在饥饿中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的变化 ,其中正常鲈表现出有规律的波浪状图形 ,而脂肪肝病鲈则表现出山峰状图形 ,说明脂肪肝病鲈代谢机制不如正常鲈灵敏 ,9周的饥饿并不能减轻或消除鲈的脂肪肝病.

关键词: 饥饿 生化组成 血清 脂肪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