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河系列高产大豆“黑河48”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味子受除草剂漂移药害的防控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9

摘要:随着五味子生产的快速发展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伊春市局部地区距离农田较近的全光五味子连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除草剂漂移药害,给五味子生产带来了较大危害。为了指导各地加强药害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的应用与繁殖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摘要:沙棘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多用途新兴果树资源,为促进沙棘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生态保持、保健食品、医药利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多领域的应用,并对沙棘的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 沙棘 应用 繁殖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苹果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

中国林副特产 2009

摘要:黑龙江省属寒地苹果产区,每年因腐烂病而造成的树体断枝、死亡不计其数,同时也造成了果实产量、品质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树体养分供应不均衡,果树修剪不合理,树体负载量过大,不良气候条件对树体造成冻伤,果农对腐烂病发病规律认识不足,防治不利。因此生产中应注重农业措施,同时加强化学防治,综合运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制剂,全面有效地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应用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整地与施肥、精选良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大豆 气候特点 生产技术 黑龙江北部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类病毒cDNA双体探针的研制及其在检测上的应用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基因组中BamHⅠ位点处(87~92nt),设计两对含有BamHⅠ重叠区(overlop)的引物。将PCR扩增获得的全长PSTVd分别插入到pGM-T载体中。通过BamHⅠ位点,将两个PSTVd单体连接,构建了PSTVd双体载体。以此载体为模板,通过PCR标记技术,制备了高灵敏高专化的PSTVd双体cDNA地高辛标记探针。以CDP-Star为反应底物进行化学发光反应结果判读,建立了PSTVd的高效杂交检测体系。该体系可以对马铃薯薯块、叶片、芽等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0.05pg。通过对67份田间采集的样品和实验室保存的资源材料进行检测,比较了cDNA双体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技术(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R-PAGE)检测技术的阳性样品检出率,结果显示,NASH技术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7.7%,与RT-PCR相一致,高于R-PAGE技术的阳性检测率(53.7%)。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探针 双体 核酸斑点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推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 2009

摘要:对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以及在发病早期对植株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马铃薯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以蛋白质和核酸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主要根据免疫学原理,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测定法、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核酸为基础衍生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有RT-PCR检测技术、免疫捕捉-RT-PCR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指示分子NAS-BA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芽变新品种-龙园桃李

山西果树 2009

摘要:龙园桃李是在龙园蜜李的母株上发现的枝条芽变,2008年5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桃形,平均单果重48.5g,最大62g;缝合线深,两侧较对称;果皮较厚,底色浅黄色,阳面粉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硬韧,纤维少,汁液中,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酸含量1.02%,扁核,核小.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芽变 新品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平均单果重 黑龙江省 橙黄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冷害 Ⅰ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通过对50余年黑龙江省部分市、县气象资料和产量数据的分析,阐述了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生育期内的气温也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在最近的几年间,6~8月份的日平均温度却呈现下降的态势,这正是导致2002年、2003年和2006年部分水稻产区障碍型冷害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水稻 冷害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