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彩色番茄果色形成初探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对彩色番茄果色的形成机理分别从遗传学、生理学和解剖学几个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彩色番茄"果实的颜色表现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其色素含量和变化与其他颜色果实的番茄无明显差异;在果实发育的绿熟期、转色期和成熟期间,有条纹部分细胞内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变迟于无条纹部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衡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养分收支平衡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合理利用黑龙江省土壤养分资源,避免肥料浪费,达到大豆高产、优质和高效为目的,根据李比希最小养分率原理,设计了最佳处理,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做减素处理,以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平衡施肥条件下,大豆产量、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氮磷钾三要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海伦、宝清、克山大豆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且有利于大豆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开花期~结荚期以及鼓粒期~成熟期是大豆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施N52.5kg.hm-2不足;施P2O575kg.hm-2过高;施K2O60kg.hm-2中部和西部地区不足,东部地区基本能满足大豆高产对钾的需要。三地区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7.8%、39.8%和39.3%;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6.8%、19.7%和18.6%;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3.5%、40.5%和25.3%。可见,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大豆生产氮钾肥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磷肥用量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栽培大豆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膜覆盖栽培是人为控制土壤温度、水分、养分、耕层结构、微生物等综合技术的一项农田生态系统工程学。作者综述了覆膜栽培大豆条件下由温度、水分、通透性、pH值、微生物、根系空间分布、土壤肥力诸因素构成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在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