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改土物料对白浆土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土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白浆土各层次土壤施入不同改土物料,比较不同处理土壤对P的吸附解吸情况。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对P的吸附量均随着平衡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土层间土壤吸附P量大小顺序为淀积层>混拌层>白浆层>黑土层;随着平衡液浓度的增大,P吸附的增加率递减;施Ca加大了土壤对P的吸附,其中黑土层增加220.16%,白浆层增加54.50%,淀积层增加52.36%;而施有机肥减弱了土壤对P的吸附,其中黑土层降低70.16%,白浆层降低45.50%,淀积层降低55.27%。Ca有降低土壤P解吸率的趋势,有机肥能大幅度地提高其解吸率。


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采用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科佳悬浮剂(日本产)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好,在试验中的产量位居第一,比对照增产38.57%;50%福帅得悬浮剂(氟啶胺)和克露(杜邦)对晚疫病的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比对照分别增产32.65%和26.22%。


水稻牡丹江29栽培技术简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摘要:牡丹江29是1993年以高产、适应性强的藤系144为父本,以高产品系牡90-1333为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本文重点阐述牡丹江29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稻米品质、抗病性,以及栽培要点.


EngeoSC对大豆蚜虫的防治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247 g.L-1EngeoSC对大豆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3、7、d,对大豆蚜虫的防治效果在88.5%~99.0%。在生产中,建议用247 g.L-1EngeoSC30 mL.hm-2或60 mL.hm-2,在大豆蚜虫发生期喷施。
关键词: 大豆蚜虫 247g.L-1EngeoSC 防治效果


“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易位系的方法,以"中国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2E)异二体附加系为母本与"中国春"小麦-柱穗山羊草(Ae.cylindrical)(2C)异二体附加系为父本杂交,创制"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F1的结实率为31.02%,F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31.41%,亲本自交结实率92.59%;获得的F2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进行鉴定,从127株后代中筛选出9株易位系。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杀配子染色体 C-分带 原位杂交 易位系


大豆亲本材料灰斑病抗性评价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在田间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我单位大豆育种中常用的40份亲本材料进行灰斑病抗性评价,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材料的灰斑病抗性进行分级聚类,其中绥农25、合丰29、合丰34、东农03-8784、Oac.Aututn、克交99-042表现为高抗;白农8、黑河43等27份材料表现为抗病或中抗水平;北疆1778、合丰48等6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克交02-514表现为高感。


保加利亚花楸引种驯化栽培试验初报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从保加利亚引入1个花楸品种的试管苗,代号为SA,于2003年定植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试验地(黑龙江省绥棱县),2003年-2006年对花楸品种适应性、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调查记载。结果表明,引进的花楸品种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经过埋土防寒可安全越冬,且长势良好,品质优良,产量较高,株产量在3.1kg左右。


亚麻愈伤组织、不定根及不定芽的超微结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亚麻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不定根和不定芽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以子叶或者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表面都较质密,细胞之间排列紧密没有空隙;胚性愈伤组织表面较光滑,细胞形状较规则,细胞形成团粒结构,形成团粒的细胞之间结合紧密,团粒与团粒之间结合松散,可观察到大的空隙。非胚性和褐化愈伤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表面形状不规则,有较多的覆盖物。不定根和不定芽表面有表皮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