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供体蜂种的筛选

中国生物防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以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引进种卷蛾赤眼蜂、食胚赤眼蜂、短管赤眼蜂为材料,比较分析3种赤眼蜂连续3代喂食抗生素后子代雄蜂率、寄生和羽化情况。除卷蛾赤眼蜂F_2代外,取食四环素后3种赤眼蜂各世代寄生率均降低,其中食胚赤眼蜂的寄生率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3种赤眼蜂间寄生率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取食抗生素世代的增加,3种赤眼蜂子代雄蜂率逐渐增大,短管赤眼蜂F_1代开始出现雄蜂,F_3代雄蜂率高达54.54%,明显高于卷蛾赤眼蜂(20.58%)和食胚赤眼蜂(13.94%);食胚赤眼蜂3个世代羽化雄蜂率均最低,说明其产雌孤雌生殖方式比较稳定,较适合作为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的供体。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 赤眼蜂 产雌孤雌生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中国麻业科学 2009

摘要:筛选出遗传基础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品质优良等从国外引进的亚麻优异种质资源12份,并在育种中广泛利用。育成10个具有高纤维、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资源的引进与利用,丰富了我国亚麻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水平,对推动亚麻生产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麻 种质资源 引进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丰西瓜生物有机肥肥效初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粉麸星计算机检测系统

电子技术应用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面粉麸星的多少是评价面粉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传统的面粉麸星检测都是依靠人工感官方式,即操作人员利用放大镜(5倍或5倍以上)查找统计视野中能见的麸星。由于麸星的数量多且面积小,因此,靠人工感官检测方式得到的数据结果往往达不到精度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面粉麸星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面粉的麸星个数、麸星面积以及面积百分比等指标。

关键词: 面粉麸星 图像处理 计算机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解剖学鉴定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NAA和IBA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营养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发现:除茎以外,组培苗根和叶的解剖结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说明经NAA处理后的组培苗具有更强的输水、保水和抗逆能力,保持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抗旱性的特点。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组培苗 解剖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布特点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9

摘要:野猪是家猪的野生原种,杂食、喜爱群居,在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猪科(Suidae)、猪属(Sus)、野猪种(Susscrofa)。随着早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旱性的遗传改良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重要限制因素,进行大豆抗旱性的遗传改良研究,培育抗旱高产大豆新品种是有效解决干旱胁迫的最有效途径。在调动C3作物大豆内在C4途径来提高光合效率的大豆高光效育种总体思路基础上,提出了大豆抗旱性遗传改良的两条技术路线,即转抗旱内源或外源基因的转基因育种技术路线和高光效育种及回交转育的技术路线,并指出二者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着重论述了大豆品种抗旱性与丰产性关系,耐光氧化特性与抗旱性关系,植物抗旱相关基因研究概况及QTL标记辅助选择抗旱育种的方法。旨在为大豆抗旱性的遗传改良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三四积温区玉米偏垄通透栽培品种对比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针对拜泉县第三、四积温区玉米生产的特点,实现玉米增产的要求,应用偏垄通透栽培技术方法,对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该区偏垄通透栽培的品种鑫鑫1号,其生育期适合,倒伏率低,产量达到9331.5 kg.hm-2。

关键词: 玉米 偏垄通透栽培 品种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通过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及产量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利用率、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少耕后,土壤容重在土壤耕层10~40 cm的范围内比对照降低22.1个百分点;土壤含水量在土壤耕层10~30 cm范围内高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并在15~25 cm达极显著水平;土壤耕层0~50 cm范围内田间持水量均高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时,深松少耕后玉米田增产1 602 kg.h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少耕 土壤物理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勘察加农业科研考察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9

摘要:文章介绍了俄罗斯勘察加农业科研方面的研究内容及特点,目的在于准确了解俄罗斯远东的科研动态,寻找中俄双方合作方向,为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提供信息。

关键词: 俄罗斯勘察加 农业科研 考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