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中和单抗初步应用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1
摘要:用两个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中和性单抗—— FM2 0 和 FM2 9的混合物 (灭囊灵 ) ,对人工感染发病和自然发病鸡群进行被动免疫治疗和免疫保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人工感染发病鸡分别注射 2 0μg· ml- 1 和4 0 μg· m l- 1的灭囊灵 ,在 2 4 h后 ,对照组全为阳性鸡 ,试验组全部阳性鸡均转为阴性鸡 ,转阴率达 10 0 % ,以 4 0μg· ml- 1作肌肉注射 ,被动免疫保护期达 8d以上 ;对野外自然发病鸡群肌注 4 0 μg· ml- 1 ,治愈率达 90 %以上。初步应用结果表明 ,这些单抗 (灭囊灵 )在被动免疫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玉米―潮圭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华北平原潮土上应用原状土柱状态乙炔抑制法测定夏季玉米地氮肥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重和N2O排放量.结果表明,潮土上尿素氮水解快,砂化活性较高.不施氮肥处理下土壤中N2O排放总量为0.33kgN/ha;施氮大大增加N2O排放量,氮肥表施时N2O排放量为2.91kgN/ha,穴施时为2.50kgN/ha,分别为施氮量的1.94%和1.67%.不施氮肥时土壤氮的反硝化损失量为1.17kgN/ha,氮肥反硝化损失量表施时为3.00kgH/ha,穴施时为2.09kgN/ha,分别占施氮量的2.00%和1.39%.硝化反硝化作用不是该地区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玉米 潮土 氮肥 硝化反硝化 气态损失量 一氧化二氮 排放量 N2O


蘑菇疣孢霉病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1
摘要:经鉴定 ,福建省蘑菇疣孢霉病菌属菌盖疣孢霉 Mycogone perniciosa (Magn) ,初侵染源来自发病菇房蘑菇料 ,病区灌溉水也是一个传播途径。疣孢霉病发生除了与温、湿度有关外 ,还与栽培蘑菇感病菌种、施用生长素、覆土带菌量有关。综合防治蘑菇疣孢霉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十几年来大面积防治 ,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ZWD型沼气池研究与应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根据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特点,研究并推广设计新颖、施工和运行管理安全方便且产气率高的ZWD型沼气池,在福建省建阳市建成以村为单元、以推广应用ZWD型沼气池为纽带的25个生态能源村,明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能源状况,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种养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