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2001~2004年,连续4年施用7种稻田除草剂控制移栽稻田杂草,每年调查稻田杂草的种类、密度和鲜重,分析稻田杂草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使用同一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影响显著,靶标杂草的优势度值与药剂使用年限存在显著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Y=a+bx或Y=ax2+bx+c;非靶标杂草优势度值与药剂使用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不同药剂处理的杂草群落有一定的差异,连续使用二元复配除草剂,杂草群落的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0~0.43和1.57~1.84,明显低于单剂处理和对照区,田间主要杂草是陌上菜、水苋、千金子和水莎草,其杂草的鲜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环唑和多菌灵对水稻抗病品种与水稻稻瘟病菌互作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三环唑和多菌灵对水稻稻瘟病毒力及对品种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环唑和多菌灵对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互作有重要影响。当喷雾0.2μg/mL三环唑于13个日本已知抗性基因品种时,原对ZE3和ZG1混合菌株表现抗性的爱知旭表现感病,当喷雾2μg/mL三环唑时,爱知旭则表现抗病,而在0、0.2μg/mL三环唑时均表现抗病的露明则在2μg/mL三环唑时表现感病;喷雾0.2μg/mL多菌灵于13个日本已知抗性基因品种时,ZB1、ZE3、ZG1混合菌株在0μg/mL多菌灵时表现抗性的爱知旭则表现感病,当多菌灵浓度为2μg/mL时,露明又表现为抗病,而在0、0.2μg/mL多菌灵时,对ZG1表现为抗病的草笛则表现感病;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中其他品种在使用了三环唑和多菌灵后抗性也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稻瘟病菌的分布和组成与这类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可能有一定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中国家禽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某肉番鸭场于2005年11月份出孵雏番鸭3000余只,雏鸭15日龄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随后3天内死亡1000多只。发病鸭多精神萎靡,拥挤打堆,嗜眠,缩颈,嘴抵地面,脚软,不愿走动,食欲减少或废绝,初期饮水增多后期亦减少。眼和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的分泌物。初期为白色水样粪便,稍后为黄褐色、绿色稀粪,污染肛门外围。后期部分濒死鸭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摇头、点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状,行走蹒跚,侧身倒地或仰天而卧。一般发病后最初3天内病死率最高,可达6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5的水稻聚合育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HFFER(高感水稻白叶枯病)和抗白叶枯病水稻HX-3(具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5)杂交,获得F1杂种,并对F1杂种进行花药培养,获得42株二倍体植株.通过对这些植株后代进行抗白叶枯病性鉴定,PEPC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测定及PCR检测,最后获得同时具有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5的水稻聚合株系7个,这些株系的农艺性状较HPTER有较大改善,可作为培育高产、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种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水稻 PEPC基因 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5 聚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从新西兰引进的冷冻杜泊羊胚胎解冻后移植到同期发情湖羊和小尾寒羊母羊受体的方法步骤,并分析、评价了胚胎移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受体羊总平均同期发情率为78.4%,胚胎移植利用率达49.1%,妊娠率达59.4%,产羔率达58.0%,羔羊出生重为4.7 kg(公)和4.3 kg(母),羔羊1月龄和3月龄体重分别为14.9kg和32.4 kg;不同批次和不同品种受体间胚移效果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批次试验共移植冷冻胚胎475枚,产羔266只,现存活245只。该研究建立了可靠而有效的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技术,有望在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