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野生番茄单片段渐渗系的创建及应用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种质的自然变异是植物育种和品种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标记辅助单片段渐渗系的构建为野生资源优良等位基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综述了野生番茄单片段渐渗系的创建及其在基因精细定位、QTL遗传效应分析以及图位克隆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野生番茄 单片段渐渗系 精细定位 QTL 图位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SSR-PCR主要因子对扩增产物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寿星桃为试材,通过Mg2+和DNA聚合酶、模板DNA和引物用量的两个双因素试验,以及dNTP用量的单因素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因子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对桃SS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g2+和DNA聚合酶的用量对SSR扩增结果起着关键作用,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dNTP用量也对SSR的扩增结果起着重要作用,当浓度在200~300μmol/L时效果较好;模板DNA与引物用量之间没有很明显的互作效应,适当增加引物用量可以提高SSR的正确扩增;优化的桃SSR反应体系为:25μl的总反应体积中含1×PCR Buffe、Mg2+3 mmol/L、DNA聚合酶1.5 U、SSR引物各0.4μmol/L、模板DNA 50 ng、dNTP 200μmol/L。

关键词: 简单序列重复 PCR扩增 扩增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全球毁灭性作物病害之一。禾谷镰刀菌产生碱性蛋白酶与侵染麦粒有关,纯化碱性蛋白酶对研究真菌降解谷物蛋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禾谷镰刀菌菌株F15产碱性蛋白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禾谷镰刀菌产碱性蛋白酶的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含葡萄糖3.000%、蛋白胨2.000%、麸皮2.500%、KH2PO40.100%、KC l 0.200%、ZnSO40.001%、CaC l20.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9、接种量8%、种龄60 h,在120 r/m in下28℃振荡培养84 h,碱性蛋白酶活力达534.2 U/m l。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碱性蛋白酶 发酵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香根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冬季低温是影响香根草冬季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越冬性能以及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返青期、成活率、株高、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均有一定影响,而且不同时间移栽的香根草其覆盖效果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初冬和隆冬前移栽香根草,覆膜处理效果最好,可提高香根草的成活率;隆冬后移栽香根草,不需要采取任何覆盖措施即能生长良好,而覆盖秸秆和覆土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香根草的返青时间推迟、成活率降低、分蘖数减少。

关键词: 香根草 低温 移栽 覆盖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禽场生物安全问题的注意事项

中国家禽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a~(2+)、CaM及CaM拮抗剂对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差速离心,酸处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 be)质膜H+-ATP酶,以研究Ca2+、CaM以及CaM拮抗剂对纯化的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强烈的抑制该酶的活性,而CaM对该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TFP与Compound R24571这两类CaM拮抗剂又都能强烈地抑制该酶的活性.推测TFP等抑制该酶的活性不是通过与CaM结合作为CaM的拮抗剂竞争性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是直接对该酶发生作用或者通过磷脂或其它的CaM依赖性的膜蛋白间接对该酶产生作用.

关键词: 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酶 Ca2+ CaM CaM拮抗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PM在甘薯试管苗炼苗期应用的防污染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关键词: 甘薯 试管苗 炼苗 PPM 防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草莓属(Fragaria)植物的分类研究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野生草莓种类最丰富的国家。近20年来,从国内外收集保存了103份野生草莓资源,鉴定出我国自然分布有11个种,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20个种的一半。这11个种包括8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L.)、黄毛草莓(F.nilgrrensisSchlecht.)、五叶草莓(F.pentaphyllaLozin-sk.)、纤细草莓(F.gracilisLozinsk.)、西藏草莓(F.nubicolaL ind l.)、绿色草莓(F.viridisDuch.)、裂萼草莓(F.daltonianaGay)、东北草莓(F.mandschuricaStaudt)和3个四倍体种:东方草莓(F.oriental-isLozinsk.)、西南草莓〔F.m oupinensis(Franch.)Card.〕、伞房草莓(F.corym bosaLozinsk.)。对我国原产野生草莓种类进行了较系统的性状描述和分类研究,并列出了我国野生草莓分种检索表。提出我国分布有11个种的结论比以前记载的8个种更全面和完整。

关键词: 草莓 野生草莓 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量水平小麦最适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最适叶面积定义和小麦栽培优化原理建立了不同产量水平小麦最适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经用南京与济南地区气象、品种及试验资料验证,两地点、两品种最适叶面积指数测定值与模拟值间相关系数、差值标准误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9761和0.9620、0.5891和0.7094以及0.12和0.43,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证明所建模型可行。所建模型可以利用当地常年气象资料(30年平均值,如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月日照时数、纬度),确定不同地区、产量水平与品种最适叶面积指数动态,为小麦数字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麦 最适叶面积指数 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蔬菜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中的HACCP体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该研究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供应、消费全过程中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生产基地选择、选种和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整理)、出基地检验、入超市检验6个关键控制点,探讨了在中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中建立HACCP的方法。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 质量全程监控 HACCP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