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寒地超级稻龙稻5号株型结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超级早粳稻品种龙稻5号的株型研究发现,寒地超级稻龙稻5号根系发达,在根干重、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方面都比对照品种具有较大优势;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和抗倒伏性强;叶片肥厚,无论长宽都远高于对照品种,且叶片上举基角明显小于对照品种;从穗部性状来看龙稻5号属于直立大穗型品种,一次枝梗的产量贡献率较大。研究认为寒地超级稻品种龙稻5号具有理想株型模式的特点,并且在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是适合于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生态特点的优质超级早粳稻品种。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09
摘要: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该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严重时可造成整个草莓园区的毁灭,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世界已报道的根腐病病原物20多种,是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重点介绍了草莓根腐病的分类、特点、发生、病因、症状,从化学、物理、农业、生物防治方面介绍根腐病的防治技术,提出了今后根腐病防治的研究方向。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东北水稻生产与杂草防除
《杂草科学 》 2009
摘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2007年水稻播种面积分别为225.32万hm2、67万hm2和66.06万hm2,稻谷产量分别为6300kg/hm2、7470kg/hm2和7650kg/hm2。水稻主要栽培方式为旱育秧机械插秧和手工插秧。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2008年机械插秧面积分别为30.7万hm2、6万hm2和6.67万hm2。黑龙江省稻田主要杂草有稻稗、稗草、千金子、李氏禾、水莎草、扁秆藨草、雨久花、泽泻、野慈姑、葡茎剪股颖、疣草、狼巴草、杂草稻等;吉林省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鸭舌草、眼子菜、雨久花、牛毛毡、野慈姑、扁秆藨草、萤蔺、异型莎草、狼巴草、泽泻、李氏禾、千金子等;辽宁省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藨草、萤蔺、雨久花、扁秆藨草、鸭舌草、野慈姑、牛毛毡、匐茎剪股颖、眼子菜、陌上菜、疣草、荇菜、苦草、水绵等。杂草防控技术主要是在旱育秧田使用丁草胺.扑草净、丁草胺.噁草灵或杀草丹等;移栽田使用杀稗剂[如禾大壮、丁草胺、丙草胺(含安全剂)、苯噻酰草胺、二氯喹啉酸、稻思达、噁草灵、莎稗灵]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或苯达松和2甲4氯等的复配剂,也有现混现用防除一年生和部分多年生杂草,用千金(氰氟草酯)防除千金子,用稻杰(五氟磺草胺)防除抗药性稗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象灾害如干旱、全球气候变暖等逐年加重、杂草对杀稗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药性生物型增加、杂草稻在黑龙江和辽宁省的局部地区严重发生。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培训
《中国农技推广 》 2009
摘要: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至关重要,如何强化科技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是摆在我们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贡献率的关键。


蔬菜中硝酸盐测定还原处理方法的改进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测定的还原处理方法进行改进,选取镉柱还原法替代镉粒还原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结果硝酸盐的还原率达95.20%~99.80%,测定方法的精密度<1%,从而获得准确、稳定的蔬菜硝酸盐测定结果。同时镉柱可再生重复使用,既降低了分析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