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iPS细胞诱导及转录组学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绵羊(Ovis arie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为绵羊转基因育种、应用绵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电转将OCT4、SOX2、KLF4、l-Myc、Lin28转染至绵羊成纤维细胞中并诱导培养至有光滑隆起、边缘整齐的细胞克隆,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克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诱导0、10、20、30 d的阳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结果】克隆细胞中SOX2、OCT4、SSEA-1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 OCT4、SOX2、Nanog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成纤维细胞;0和30 d转录组测序表明,被注释到G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有9 465个,其中,上调基因6 987个,下调基因2 478个;KEGG分析共有5 773个基因注释到259个通路中,其中,P53信号通路显著富集,且其在干细胞增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初步成功建立了绵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关键词: 绵羊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 重编程 转录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百威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免疫应用
《西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克百威半抗原4-[[(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氧)羰基]氨基]丁酸(BFNB)的新合成方法,以避免传统三光气合成法的危害。以呋喃酚为起始物,通过酯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最终合成半抗原BFNB,利用质谱和核磁进行表征,结果证明半抗原BFNB合成成功。利用活性酯法将BFNB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得到免疫原和包被原,紫外扫描计算偶联比分别为17∶1和8∶1;将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竞争酶免疫检测方法(icELISA)表明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0.096μg/mL,定量检测线性(IC_(20)~IC_(80))为0.023~0.403μg/mL。该研究所制备的抗原为进一步研制抗克百威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H14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机理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具有拮抗活性的根际细菌,以大丽轮枝菌为靶菌,分离获得棉花根际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筛选所得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立其分类地位,采用底物降解法和抗菌肽基因克隆法检测其产生水解酶和抗菌肽的能力。结果显示,试验共分离获得182株棉花根际细菌,筛选得到3株对大丽轮枝菌抑菌率大于50.00%且抑菌圈直径大于15 mm的菌株,其中菌株H14的抑菌率和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为54.25%和18.10 mm。该菌能在0~9%NaCl和pH 4.5~9.0的NB培养基上生长;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最终将其鉴定为莫哈韦芽胞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菌株H14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和对棉花黄萎病的盆栽防效分别为89.55%和74.57%;菌株H14能合成蛋白酶,含有srfAA、fenD、bacA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基因。表明莫哈韦芽胞杆菌菌株H14能够合成蛋白酶和脂肽类拮抗物质,具有良好的抑菌和防病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搂膜弹齿式夹持装置的残地膜拉伸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模拟搂膜作业状态下的弹齿式夹持装置,通过残地膜力学性能拉伸试验,对影响立秆搂膜机残膜回收作业效果的残膜力学性能指标(残地膜最大载荷、断裂延伸率)与残地膜破损程度、残膜回收作业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以残膜破损情况、拉伸速度作为试验影响因素,以最大载荷、断裂延伸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运用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对残地膜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拉伸试验速度的增大,残地膜的断裂延伸率增大,残地膜破损程度与最大载荷之间表征出正相关性.【结论】其残地膜力学性能的研究为立秆搂膜机具的设计及其工作参数的探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microRNA表达谱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解析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揭示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患病绵羊肝无菌采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总RNA,构建原头蚴miR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分离得到109个已知的miRNA分子,同时得到189个新的miRNA发夹前体分子.靶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已知miRNA共有132个靶基因,而新发现的miRNA共有3 152个靶基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miRNA分子广泛参与虫体生长发育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诸如wnt、cAMP、Hedgehog、NF-κB、Notch以及胆酸盐等信号通路,研究又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原位杂交技术对虫体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的miRNA分子以及其靶标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以及组织定位研究.结果提示,HG328413.136258和β-catenin、HG328414.136364*和dis以及HG328399.125846和axin可能存在潜在的调控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的miRNA分子,丰富了原头蚴miRNA的数据,为进一步解析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液态发酵基质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及桔霉素的影响
《中国酿造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前期分离纯化出的10株红曲霉基础上,以18种液体培养基对1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和质谱分析仪测定各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红曲霉的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特性,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结果表明,产红曲色素最适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蛋白胨1%,其中新疆地区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量最高,为6.81×10-2mg/m L;新疆地区红曲霉仅在18种培养基中的面筋碱性蛋白酶水解液+葡萄糖发酵液中产生了桔霉素,而红曲霉ZBX天津在所有培养基发酵液中均未产生桔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棉粕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发酵棉粕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8头10月龄的健康黑安格斯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6%发酵棉粕,对照组添加6%未发酵棉粕,测定肉牛生长性能指标、日粮和牛粪中常规养分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日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Ca、P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饲喂发酵棉粕可改善安格斯肉牛的生长性能,提高日粮养分消化率。
关键词: 发酵棉粕 安格斯肉牛 生长性能 日粮养分 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兵团垦区‘红地球’葡萄根区主要土壤养分调查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8
摘要: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对葡萄品质和产量有直接影响,为了解新疆兵团鲜食葡萄产区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在具有代表性的7个师的葡萄园0~60 cm土层土样采集,测定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为葡萄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葡萄产区根区土壤pH值整体偏高,平均值为8.27;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低水平,平均值为16.28 g/kg;水解性氮含量处于低及以下水平,平均值为66.95 g/kg;有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平均值为31.71 mg/kg;速效钾含量处于高及以上水平,平均值为161.56 mg/kg。整体来看,兵团垦区鲜食葡萄园土壤肥力整体状况较好,0~60 cm土层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腐殖酸肥、种植绿肥及养殖蚯蚓等措施可进一步提升葡萄园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