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基于项目管理方法的督办工作

管理观察 2014

摘要:督办工作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做好督办工作对推动政务工作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面对新形势下督办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探索把项目管理的方法引入督办工作过程中,以期对督办工作进行过程管理,提升督办质量。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督办 过程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鲟鱼鱼子酱营养品质分析及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三种人工养殖鲟鱼鱼子酱营养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鱼鱼子酱水分含量最高,而杂交鲟鱼鱼子酱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要高于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鱼鱼子酱,但差异不显著(p>0.05)。西伯利亚鲟鱼鱼子酱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要略高于史氏鲟和杂交鲟鱼鱼子酱,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西伯利亚鲟鱼鱼子酱的EPA、DHA、EPA和DHA的总和以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占总脂肪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史氏鲟和杂交鲟鱼鱼子酱(p<0.05)。各项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鲟鱼鱼子酱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三者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通过高效、生态、科学合理的人工养殖,除了保护野生鲟鱼资源外,也能够在不降低其营养品质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这种高档产品的强烈需求。

关键词: 鲟鱼 鱼子酱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书写希望田野上的信息华章

中外企业家 2014

摘要:笔者在阐释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低温冷冻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线粒体DNA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超低温冷冻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胚胎线粒体DNA影响,选取细胞分裂期胚胎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种玻璃化液处理和超低温冷冻对胚胎线粒体DNA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玻璃化液处理和冷冻后,胚胎线粒体上的Cytb基因能被稳定扩增,PCR电泳产物大小约1 600 bp,产物经回收后进行双向测序、比对和校正,获得10条Cyt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 135 bp,其中有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1 135 bp的Cytb基因序列一共编码378个氨基酸残基,从ATG第一位起始密码子开始到1 140位终止。经过玻璃化液处理和冷冻后,胚胎线粒体上的COI基因也能被稳定扩增,PCR电泳产物大小约1 600 bp,产物经回收后进行双向测序、比对和校正,获得10条COI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 534 bp,其中有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1 534 bp的COI基因序列一共编码511个氨基酸残基,从ATG第一位密码子开始到1 533位终止。经过玻璃化液处理和冷冻后,中华绒螯蟹胚胎线粒体上Cytb和COI基因共有11个位点发生了变异,但不同的玻璃化液处理和冷冻对碱基变异没有影响,发生的碱基变异中存在4种类型,即G→A、A→G、C→T、T→C,变异间只有转换发生,没有颠换发生,这些变异均未引起相应氨基酸残基的变异。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 中华绒螯蟹 胚胎 线粒体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河网水产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8月在珠江河网采集水产品样品(13种鱼,4种虾和2种贝),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菊酯类农药(PYRs)进行残留检测,并对鱼类PYRs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鱼类肌肉、虾类和贝类中PYRs质量分数分别介于ND~3.05μg·kg-1、0.05~1.13μg·kg-1和0.69~1.20μg·kg-1(ND为未检出,以湿重计),平均值分别为0.90μg·kg-1、0.41μg·kg-1和0.99μg·kg-1。虾类和贝类中PYRs的检出率均很高,除联苯菊酯在虾类体内检出率为75%外,其他菊酯均为100%,鱼类肌肉中氯菊酯检出率最高,达到100%。氯菊酯在鱼类肌肉和贝类中的检出量最高,分别占总菊酯质量分数的52.2%和55.4%,溴氰菊酯在虾类中检出量最高,分别占总菊酯质量分数的33.0%;对居民通过食物摄入的PYRs进行食用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珠江河网水产品中PYRs人体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评价介于3.96×10-13~1.21×10-10a-1,水产品的安全消费量为5.54×104kg·d-1,水产品中的PYRs的健康危险风险很小。

关键词: 珠江河网 水产品 菊酯类农药(PYRs) 氯菊酯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

摘要: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Dot-ELISA)技术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结果表明,创伤弧菌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1 600。Dot-ELISA法对创伤弧菌具有高的特异性,它与多株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其对创伤弧菌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03CFU/m L。应用Dot-ELISA与常规鉴定法分别对人为污染创伤弧菌样品及贝类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Dot-ELISA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和可用肉眼直接判定结果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6):27-31]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Dot-ELISA) 创伤弧菌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企鹅珍珠贝研究现状与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企鹅珍珠贝是我国培育附壳珍珠和游离珍珠的优良贝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企鹅珍珠贝的研究多集中在繁育、人工育苗、成贝养殖、附壳珠核和游离珠培育等方面。笔者综述了企鹅珍珠贝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企鹅珍珠贝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繁育 育苗 养殖 珍珠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影响综述

渔业现代化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核心单元,生物膜对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生物膜的功能,环境因子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生物膜脱落、影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运行效果。控制好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生物膜净化效率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就会更好。因此,有必要研究各个环境因子变量条件下的养殖废水去除动力学特征,以期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温度 盐度 p H 溶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资源利用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了解长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利用现状,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渔业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分析.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共采集鱼类54种,隶属于3目9科35属,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占主体,约占总种数的96.3%;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共1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7.8%.渔获物分析表明,各渔具年度间渔获物组成差异不显著,圆口铜鱼、铜鱼、圆筒吻、长鳍吻、瓦氏黄颡鱼、中华沙鳅和福建纹胸等种类为优势种;大部分捕捞个体体重小于150 g,体长小于200 mm.该江段流刺网、小钩和百袋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别为3.60~9.45、1.33~4.32、2.55~7.80 kg/船/日.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上游江津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不多,渔业捕捞规格小型化趋势严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下降.该江段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建议采取休渔和渔民转产转业等措施,加强物种和资源保护.

关键词: 渔业 鱼类 相对重要性指数 特有种 长江上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