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RFID技术在现代养牛及乳肉产品管理中的建立与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针对我国养牛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和缺乏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可追溯性管理等,引进并建立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在牛场实施后,有效改变目前粗放管理模式,通过精确饲喂提高奶料比,提高牧场经济效益,保证在该体系下生产的乳肉制品的安全性,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增强畜牧业的竞争力,从而大大缩短中国畜牧业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养牛业 溯源性 饲养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亚麻品种资源的分类和近缘野生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介绍了亚麻品种资源的起源、进化、分类及近缘野生种,为亚麻属植物的收集、系统研究、药用价值及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等优质基因资源发掘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的高产机理及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 2009
摘要: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本研究通过对绥粳8号的高产性状分析,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组合人工饲料与粘虫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对11种不同组合的粘虫人工饲料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配方2、配方10饲养效果较好,大多指标高于或近似于对照,且利用转化效率较高,对粘虫有很好的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 2009
摘要:采用表面活性剂(Tweens 20)20×10-6处理10min、70%酒精浸泡30s、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的方法消毒外殖体最佳;采用带腋芽的、抽4节的花梗为外殖体诱导率最高为90.2%,褐化系数最低9.8%;培养基中添加10mg/L AA和1000mg/L PVP抗褐化效果较好;添加了2000mg/L或1000mg/L AC的培养基褐变比对照轻;在诱导阶段蔗糖采用低浓度诱导效果较好;先采用低温(17~20℃)处理3~5d,然后转到正常温度培养,可以减轻褐化程度;增加光照强度外殖体褐变严重,黑暗培养的外殖体褐变发生推迟而且程度轻;蝴蝶兰在pH5.6时,褐化较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对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对这三种细菌的抑菌效果以及抑菌率。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浓度效应,即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越来越明显,水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稍差,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最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