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温度、相对湿度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温度、相对湿度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饱和盐溶液法研究不同温、湿度梯度下,新疆南北疆2个代表性玉米螟地理种群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的响应.[结果]越冬代玉米螟幼虫随着环境温(相对湿度)的增高(增大)化蛹、羽化进度随之缩短且差异显著(P<0.05).较其他环境,28℃和75%RH,南疆种群、北疆种群玉米螟化蛹历期最短依次为(15.24%±3.02%)、(14.11%±2.64%)和(21.45%±2.54%)、(18.27%±1.96%),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最高分别为(90.12%、96.33%)和(76.22%±5.45%)、(74.12%±6.01%),(68.13%±3.77%)、(64.39%±4.72%).[结论]温度、相对湿度是影响玉米螟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新疆南疆种群、北疆种群越冬代老熟幼虫随着温度、相对湿度的升高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发生期呈"前移"趋势.

关键词: 玉米螟 化蛹 羽化 温度 相对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黄花丁香繁育与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 2022

摘要:为了丰富新疆北疆园林绿化植物品种,特引进黄花丁香树种,该品种耐旱、耐寒、适应性强,在新疆北疆引种后表现良好,栽培范围广,是珍贵的园林观赏绿化树种.本文从黄花丁香的播种育苗、嫁接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修剪整形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为北疆种植黄花丁香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黄花丁香 繁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硫调控亚硫酸盐代谢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二氧化硫(SO2)调控亚硫酸盐代谢途径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采用200μL/L SO2熏蒸处理后损伤接种灰葡萄孢,测定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相关参数,分析亚硫酸盐代谢途径中代谢物含量、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研究外源SO2处理对葡萄采后亚硫酸盐代谢途径的作用方式,探讨亚硫酸盐代谢水平与果实抗灰霉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O2熏蒸能延缓果实的发病率,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的失重率,保持其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诱导亚硫酸盐含量的上升。外源SO2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硫化氢(H2S)和半胱氨酸(Cys)的含量,增强了亚硫酸盐还原酶(SiR)、丝氨酸乙酰转移酶(SAT)和乙酰丝氨酸裂解酶(OAS-TL)的活性,并诱导了VvSiR1、VvSAT1、VvSAT2、VvSAT5和VvOAS-TL基因的表达,说明外源SO2通过对亚硫酸盐代谢途径的调控来增强葡萄采后对灰霉病的抗性。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葡萄 采后 亚硫酸盐代谢 灰葡萄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调控对不同施氮量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缩节胺对不同施氮量棉田的调控作用,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20(N320)和480 kg.hm-2(N480)2个纯氮水平和67.0(Hl)、150.0(H2)、260.5(H3)、371.0g·hm-2(H4)4个缩节胺剂量水平,研究不同处理下机采棉的株高日增量、株型、叶面积、比叶重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冠层株型指标无显著差异,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多而增大;上部主茎节间长度、中上部果枝长度随缩节胺剂量增多而降低.N320水平下棉花叶片SPAD值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C)较高;且在H3处理下,主茎叶片比叶重、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最大,施氮量和缩节胺用量对籽棉产量存在互作效应.综上,施氮量增多使棉花徒长,中期通风透光差;缩节胺剂量增多对棉花株型有明显抑制效果,但会降低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因此,施氮量和缩节胺用量分别为320.0 kg·hm-2和260.5g·hm-2时有利于塑造良好株型,既可以保持棉花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又可使田间中期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增加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进而提高产量.

关键词: 氮肥 缩节胺 冠层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冬种毛豆品种(系)比较试验

蔬菜 2022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海南三亚种植的优异毛豆品种,对13份华南地区毛豆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分析不同毛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结果表明:闽豆7号单株荚质量最大(67.8 g),九斤王单株分枝数最多(4个),南鲜豆1号百粒鲜质量最大(96 g),这3个高产关键因子使得3个品种的667 m2产量较高,分别为758.6、664.1、644.7 k g,3个品种更适宜在三亚地区种植.

关键词: 三亚 毛豆 产量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吊挂式"窖藏对冬季白菜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保鲜作用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白菜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调节作用,为白菜采后贮运方面的新工艺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带根捆叶、削根捆叶、带根散叶、削根散叶的吊挂式方式贮藏,研究吊挂式窖藏对白菜腐烂及发病的影响。【结果】带根捆叶处理能延缓白菜的腐烂率、VC的降低及粗纤维的合成,提高了POD、SOD、APX的活性,减少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产生。贮藏90 d时带根捆叶处理组中VC的含量为0.45 mg/100g,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0.88 mg/g。POD、SOD、APX、CAT活性分别为12.43、0.83、25.12和1.21 U,分别是对照组的1.35、1.44、1.56、1.69倍。【结论】带根捆叶处理能较好的维持白菜的采后品质,提高了白菜的抗氧化能力,延缓了白菜腐烂,延长了白菜货架期。

关键词: 吊挂式 白菜 采后品质 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a*b*表色系定量描述40个马铃薯品种褐变动态发生规律和差异性及其与氨基酸组分关系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22

摘要:以新疆种植的4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监测其色泽(L值、a值、b值)的动态变化过程与程度,采用聚类分析法,探明各品种色泽显著发生变化时间点与次数的规律,判断其自身褐变抑制能力,并进行科学分类,同时对分类结果中品种间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价出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差异与自身褐变抑制能力强弱间的相关性,最终获得较佳品种和其与氨基酸组分的内在关系,为马铃薯主食化加工中适加工性品种筛选和褐变抑制新技术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褐变 氨基酸组分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种矿物元素的精河枸杞与中宁枸杞产地鉴别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新疆精河枸杞与宁夏中宁枸杞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基于多元素分析技术鉴别枸杞产地的可行性,研究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矿物元素指纹特征差异.[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来自新疆精河县与宁夏中宁县2个产地的102份枸杞样品中5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合方差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产地鉴别.[结果]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中有26种矿物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精河枸杞Mg、Al、P、K、V、Cu、Zn、As、Se、Mo、Ag、Cd、Gd、Er、Pb和U等16种元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宁枸杞,而中宁枸杞Na、Ca、Ni、Rb、Sr、Hf、Ir、Au、Tl和Th等10种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精河枸杞.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U、Mo、K、Rb、Au、Ir、Hf、Cu、Tl、Zn、Ca、Th、Mg和Cd等14种元素为差异显著元素变量,基于上述14种差异元素建立的多元素产地判别模型,对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产地判别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8.08%.[结论]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具有各自独特的矿物元素指纹特征,利用多种矿物元素可有效鉴别新疆精河枸杞和宁夏中宁枸杞.

关键词: 枸杞;产地鉴别;矿物元素;指纹;OPLS-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蒲公英新品种蒲仲情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 2022

摘要:本文总结了菜用、观赏兼具的蒲公英品种蒲仲情1号的品种特性,并从秋季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越冬后春季管理及采收等环节介绍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蒲仲情1号高产、观赏性佳的优势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蒲公英 蒲仲情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耕作下灌溉定额对棉田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深松耕作下灌溉定额对新疆南疆滴灌棉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优化新疆滴灌棉田灌水制度,为新疆南疆地区棉花生产实现高效用水,节水保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深松 40 cm 条件下,设置 2 400 m3/hm2(W1)、3 000 m3/hm2(W2)、3 600 m3/hm2(W3)和 4 200 m3/hm2(W4)4个滴灌定额的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滴灌定额对棉花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深松40 cm条件下,棉花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W3和W4处理株高与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W1处理;灌溉定额的增加,促进生育后期生物量的形成,有利于产量提高,但灌溉定额过大,反而不利于生物量积累与产量形成,不同处理生物量累积表现为W3>W2>W4>W1的变化规律,且W3处理显著高于W1处理(P<0.05),分别较W1、W2和W4处理高出18.8%、9.6%和13.9%;增加灌溉定额,各生育期0~80 cm 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均呈递增变化趋势,但灌溉量过大,容易造成水分下渗;对于产量性状而言,W3处理单株结铃数显著较W1处理增加10.9%,W2和W3处理籽棉产量显著高于W1和W4处理(P<0.05),W2处理分别较其他处理高出10.9%、0.6%和11.8%;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深松40 cm条件下,当灌溉定额在3 000~3 600 m3/hm2,更有利于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能更好的平衡水分利用与产量的关系,利于产量形成.

关键词: 棉花 灌溉定额 深松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