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农业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2

摘要:随着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大力支撑,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农业基建项目实施要点,提出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措施,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 基建项目 工程管理 造价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BTH处理对芒果果实抗病性的诱导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研究采前分别用1、50和100 mg/L苯并噻重氮(BTH)喷施处理对芒果果实抗病性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00 mg/L BTH处理果实采收时的病果率、采后未接种果实的病情指数和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52.60%、54.30%和7.06%;并且在贮藏过程中,BTH处理果实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另外,在贮藏前期(0~6 d),BTH处理能够抑制芒果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芒果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

关键词: 芒果 苯并噻重氮(BTH) 防御酶 炭疽病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采后软腐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及生防效果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为了降低辣椒采后由软腐病引起的腐烂损失,本文从辣椒植株内分离筛选拮抗菌,结果得到3株对辣椒软腐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PP-32菌株的抑菌活性最强,在平板上培养3 d后抑菌圈直径最大37 mm,培养7 d后对辣椒软腐病菌的抑制率达56.7%,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其拮抗作用有一定的广谱性。该菌株的发酵液(1.0×109cfu/mL)对辣椒软腐病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其无菌滤液没有抑制作用。该菌株在辣椒果实上对软腐病的拮抗效果大于72.2%,辣椒果实在25℃下贮藏18 d后该菌株的生防效果仍有17.3%。因此,PP-32菌株可以作为一种生防菌应用于辣椒采后软腐病防治。

关键词: 辣椒 软腐病 拮抗细菌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以2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8个主要品质性状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种质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判。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吻合程度都高;结合两种综合评判,评价出‘南亚1号’和优株‘10’为品质优良种质,‘南亚2号’、‘O.C.’、优株‘114’等20份种质品质中等,而‘H2’、‘HAES333’、‘HAES695’、‘B3/74’、‘Yonik’和‘HAES814’等6份种质品质较差。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品质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ERFB4-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分离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1个AP2/ERF类基因,命名为HbERFB4-1。该基因cDNA全长732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47个氨基酸,不含内含子。推导的HbERFB4-1氨基酸序列与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蓖麻(Ricinus communi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大豆(Glycine max)中相应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78%、71%、62%和55%,具有典型的AP2类蛋白结构特征。聚类分析表明,HbERFB4-1属于ERF家族B4亚族。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胶乳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但乙烯利刺激后其在胶乳中的表达量迅速增加,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胶乳中乙烯信号的转导。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AP2/ERF类基因 乙烯利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性突变体△Focr4-1422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为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性突变体相关致病基因的功能,研究了基因敲除子△Focr4-1422与野生型菌株193之间部分致病性相关的表型差异。结果表明,基因敲除子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荧光检测显示菌丝能够从根部扩散到根茎交界处的茎部。△Focr4-1422对细胞壁降解酶的抗性大大增强。基因敲除子△Focr4-1422和野生型193在相同的温度、pH值、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培养基下的生长速率均没有达到极显著差异,两者的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也一致。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致病性测定 生物学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土壤消毒剂的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4种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bense)的毒力作用,并对接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0 d的香蕉组培苗分别灌注4种土壤消毒剂进行药效测定,结果表明,98%棉隆、50%石灰氮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0%、74.8%,其防治效果显著优于10%二氧化氯和99%溴氯海因。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土壤消毒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年中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在中国菠萝产业2011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广东、海南两大菠萝主产区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中国菠萝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菠萝 发展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多重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甘蔗黄叶病毒和高梁花叶病毒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基于已报道的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YellowLeafVirus.SCYLV)cp基因和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mosaicvirus.SrMV)NS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这两种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矗time-quantitative,RT-q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增产物‰值的不同,建立了可区分ScYLV与SrMV的多重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两种病毒扩增产物的‰值分别为80.8~82.8℃和84.6~86.6℃.检测数据显示:SrMV和ScYLV均有各自的特异性峰值出现,而健康植株无特异性峰值;在单独检测中的检出水平分别可达500和250copy/ixL:两种病毒m值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03%和0.0270.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0670和3.1270.综上所述.所建立的多重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对以上两种病毒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甘蔗黄叶病毒 高梁花叶病毒 SYBR Green-I实时荧光PCR 病毒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4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木薯华南8号、9号、10号、11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新选育推广的新品种。利用去壁低渗法研究华南8号、9号、10号、11号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其中华南8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0m(4SAT)+6sm(2SAT),华南9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0m(6SAT)+6sm,华南10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2m+4sm,华南11号的核型公式为2n=36=34m(2SAT)+2sm,其中华南8号、9号和10号的核型类型为1A型,华南11号的核型类型为1B型。该研究可为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鉴定及基因定位等方面提供细胞学基础。

关键词: 木薯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