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土壤条件对长春花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对长春花体内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不同土壤下长春花中长春碱、长春质碱、文多灵含量。结果:沙质壤土中长春碱、长春质碱、文多灵含量最高,分别为0.0058、0.0317、0.0823mg/mL。结论:以沙质壤土种植长春花可提高其植株体内长春碱、长春质碱、文多灵的含量。

关键词: 长春花 长春碱 长春质碱 文多灵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化工新型材料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特有的木薯淀粉溶液和椰子油作为水相和油相,以毒性极低的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反向乳化法制备出木薯淀粉微球。通过研究乳化剂、交联剂、NaOH浓度等因素对载药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EM)、XRD、TGA等对所制备的木薯淀粉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木薯淀粉微球呈表面粗糙的圆球形,平均大小为20μm左右。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微球 载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SSR标记的开发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NCBI公布的椰子序列,挖掘SSR位点,共找到383个SSR位点,其中212个SSR位点能根据侧翼位点设计引物。采用28个SSR引物对10个椰子种质资源中进行扩增,发现10个标记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同时评估了这10个椰子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我国与马来西亚椰子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而我国椰子品种内部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10个品种可被分为4类,其分组与地理来源相关。

关键词: 椰子 SSR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时空模型厘定湖北省县级水稻产量保险的纯费率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建立了23个综合考虑水稻单产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的时空模型。利用湖北省1991-2007年县级水稻单产数据,借助WinBUGS进行Gibbs抽样估计,根据DIC准则进行选择最优模型,预测1992-2009年各县市的水稻单产。基于2008年预测单产及其后验分布,厘定县级水稻产量保险的纯费率。研究的主要结论:1992-2007年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且预测的水稻单产的标准差都比较小,表明所选择模型具有良好的短期预测能力;相邻地域的纯费率比较接近;所厘定的纯费率与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误差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93,MC误差包含来自时间、空间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带来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水稻保险 分层贝叶斯模型 时空模型 MCMC 费率厘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编码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菌细胞壁降解酶基因与真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香蕉枯萎病菌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Foc4基因组中存在编码各种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基因,56%的预测基因可以分泌到胞外而发挥作用;果胶降解酶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植物细胞壁降解酶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智能灭虫灯防治糯米香茶害虫的效果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对太阳能智能灭虫灯防治糯米香茶害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智能灭虫灯对糯米香茶基地等翅目、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的害虫具有明显的诱杀作用,种类达6目10科20种,共诱杀10 154头害虫,布灯1个月后,小菜蛾、斜纹夜蛾和尺蠖的田间虫口减退率分别达93%、97%和90%,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糯米香茶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太阳能智能灭虫灯 糯米香茶 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英国FAPAS鱼罐头中砷汞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证实原子荧光仪对这砷汞镉3种元素的检测已达到国际先进检测仪器的水平。[方法]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优化仪器条件参数和试验方法,通过测试质控样品与加标回收试验,建立一套测试英国FAPAS鱼罐头中砷汞镉的方法。[结果]根据FAPAS提供回来的检测报告,与全球众多实验室比对的结果为:砷的Z值为-0.2,汞的Z值为0.5,镉的Z值为0.4,对结果的评价为很满意。[结论]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产品中砷汞镉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FAP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流感病毒H1N1海绵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HA10201的鉴定

中国海洋药物 2012 CSCD

摘要:目的从海绵中分离筛选具有抗H1N1活性的放线菌,并对活性菌株HA10201进行鉴定。方法采用CPE和MTT方法对从海绵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抗H1N1活性筛选,对活性较强的菌株HA10201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测定其16S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HA10201发酵液稀释20倍后对H1N1抑制率达68.1%,HA10201与Streptomyces roseorubens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最为接近,且与其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99.40%,且在发育树上聚为一个分支。结论菌株HA10201鉴定为S.rose-orubens,其发酵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1N1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放线菌 抗病毒 筛选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建立GC-NPD测定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香蕉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洗脱液为正己烷∶丙酮=9∶1。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香蕉和土壤中两种物质的含量,两种物质在0.05~2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3和0.999 4。在香蕉果、肉和土中的最低检测浓度皆为0.05 mg/kg,最小检出量为0.05 ng,在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4%~107.4%和93.4%~106.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7%~7.80%和1.40%~5.84%。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嘧菌酯 香蕉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油调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

现代食品科技 2012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茶树油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采用茶树油(0.005μL/mL)干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MTT法检测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发现经茶树油干预后,以CD11c设门,树突状细胞高表达H-2Db(48.20%),I-Ab(6.60%)和CD86(41.00%),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达到1.28倍,3.40倍和1.28倍的增长。混合淋巴培养实验发现茶树油能够增强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树突状细胞的吞噬功能。初步表明茶树油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成熟。

关键词: 茶树油 树突状细胞 表型 吞噬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