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洋海古代麻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对古代麻黄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来探讨其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麻黄中的化学成分,并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古代麻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4″-E-(4-羟基)-肉桂酸酯(3)、刺五加酮(4)、胆甾-5-烯-3β-正十四酸酯(5)、β-谷甾醇(6)、正二十八烷醇(7)和正二十六羧酸(8)。[结论]研究发现,麻黄中黄酮类成分结构比较稳定。
关键词: 麻黄(HERBA EPHEDRAE) 麻黄科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继续完善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旨在降低海南热带果蔬流通损耗、物流成本和促进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菠萝果实维生素含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11个菠萝品种果实中5种维生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1个品种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99.9~230.9μg/g,维生素A含量在1.6~3.8μg/g,维生素B3含量在3.8~23.5μg/g,维生素B6含量差异较大,在4.5~67.1μg/g,巴厘、台农11号、Golden Winter Sweet、New Phuket、Phuket 5个品种中未检测到含有维生素B12,其它品种维生素B12含量在2.0~12.1μg/g。巴厘维生素A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台农11号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Golden Winter Sweet维生素B3和维生素B6含量最高,台农19号维生素B12含量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果农对施肥次数比较困惑的现状,开展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采用农民传统施氮量N 400 kg/hm2作为固定水平,根据菠萝生长阶段,设计缓慢生长期1次性全部施入,缓慢生长期和加速生长期2次均施,缓慢生长期、加速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3次分别施N 80、200和120 kg/hm2,缓慢生长期、加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催花前4次分别施N 80、70、150和100 kg/hm24个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研究了大田种植条件下分次施氮对果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2次以上可显著提高菠萝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片和植株重量,提高菠萝单果重和产量,且随着分施次数的增加,菠萝的单果重和产量均有升高的趋势。施肥2次以上,单果增重达10%以上,分4次施肥比1次性施肥显著提高单果重和菠萝产量。但对果实的品质而言,随施肥次数增加,可滴定酸、含糖量和Vc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Vc含量下降最为明显,降幅可达14%~26%。因此,如果要提高菠萝产量,氮肥最少需要分2次施用,而要保持较好的品质,施肥次数不要超过2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可间作糯米香茶生态效益研究初报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可可间作糯米香茶能有效改善可可园的生态条件,遮光度为800~8 430 lx时,适宜糯米香茶喜荫生长的特性。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可可间作糯米香茶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46,说明可可间作糯米香茶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对间作下糯米香茶品质不同部位氨基酸、矿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糯米香茶的下位叶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3.8 g/hg,2种矿物质Mg、Cu元素含量高低依次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分别为27.27、2.81 mg/g;3种矿物质Zn、Fe、Mn在不同部位的含量依次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分别为475、16.72、12.5 mg/g。本研究为提高糯米香茶优质原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数据,同时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油棕苗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叶片生长量和茎段生长量研究7种不同基本培养基(MS、1/2MS、White、Nitsh、Y3、N6、MS大量+Nitsch微量+Morel&Wetmore维生素)对3种不同株高(15、25、35 cm)油棕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6和1/2MS培养基能够较好地促进油棕快速、健康生长。建议在规模化培养时采用N6和1/2MS两种培养基,以缩短培养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讨
《热带农业工程 》 2012
摘要:列举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存在的弊端,并从事业单位状况、资产性质和折旧理论基础方面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如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方法提出对策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畸形病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测定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杧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mangiferae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应用于生产,系统研究了该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和碳氮源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并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病菌在OM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在液体PDA中生长量最大,最佳产孢培养基为PS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均为25~28℃;光照时间和酸碱(pH 4~10)对病菌菌丝生长速度、孢子产生及萌发的影响不明显。病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提取物。室内9种杀菌剂病原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和EC95分别为1.200 4 mg·L-1和2.623 9 mg·L-1;25%嘧菌酯悬浮剂能够强烈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EC50和EC95分别为0.531 2 mg·L-1和2.974 1 mg·L-1。25%咪鲜胺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对杧果畸形病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