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籼粳杂种一代稻米蒸煮品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摘要:采用稻米品质不同的3个粳稻和4个籼稻材料按完全双列模型进行杂交,配组24个籼粳杂种一代F1,对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直链淀粉含量介于籼粳双亲之间,多数以粳稻为母本的杂种直链淀粉含量略低于以籼稻为母本的,正反交的差异不显著。多数杂种一代的胶稠度比籼粳双亲高,表现出超亲负优势,多数以粳稻为母本的杂种胶稠度比以籼稻为母本的高,但正反交的差异不显著。杂种一代的糊化温度介于双亲之间,并接近双亲平均值,胞质籼粳类型对其胶稠度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籼粳杂种;蒸煮品质;食味品质;稻米

几种手动喷雾器喷头雾滴尺寸的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摘要:几种手动喷雾器喷头雾滴尺寸的比较*郭世俭1PeterHughes2RobertBataglia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2QueenslandDepartmentofPrimaryIndustries,Australia...

关键词: 手动喷雾器;喷头;雾滴尺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环境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核农学报 1998 CSCD

摘要:通过第17颗返回式卫星搭载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根尖细胞染色体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又能促进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经空间飞行的水稻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对照组。与γ射线和质子处理相比较,空间环境对染色体的致畸效应较低,而有丝分裂指数极显著大于质子和γ射线处理。

关键词: 空间环境,细胞学效应,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_1的辐射效应

核农学报 1998 CSCD

摘要:本文以浙棉9号和浙102花粉为材料,研究了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1、F1M1的辐射诱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辐照剂量与花粉活力呈高度负相关(r=-09545~-09785),浙棉9号和浙102花粉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17和469Gy;27.51Gy以上剂量辐照花粉后,对其M1、F1M1的出苗、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辐射的致畸作用因品种不同而不同;34.69和751Gy辐照处理,对其M1、F1M1产量性状的抑制作用较大,其中受辐射影响较大的是衣分和单铃重;辐照花粉对纤维品质的抑制作用较小;4M1、F1M1种仁的蛋白质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高而提高,油分含量则相反。辐照花粉的适宜剂量应小于469Gy。

关键词: 陆地棉,~(137)Csγ射线,辐射,花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品种浙原18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浙原18系用137Csγ射线辐照(朝日19×G11)选育而成。1996年经浙江省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具有半矮秆耐肥抗倒、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穗大粒多、品质优良等特点;株高87.8cm,各级试验分析每666.7m2有效穗为33.3万,每穗实粒数27.7粒,千粒重40.2g,籽粒蛋白质含量达到14%;中抗赤霉病、黄花叶病和网斑病,耐湿耐寒性好,较耐盐碱;大面积种植一般产量250~300kg。浙原18已在浙江省推广种植2万余公顷。

关键词: 大麦,浙原1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高蛋白对鸡氨基酸可消化性的试验研究

饲料工业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动物血粉以其养分含量高(主要是高蛋白、高赖氨酸)和资源量大,而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提高血粉的饲用价值,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开发研究。目前,在发达国家业已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有现代蒸煮脱水干燥法和血浆粉生产法。这些方法的采用需要大型屠宰场的连续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和碳离子对甜菊的诱变效应

中国核科技报告 1998

摘要:用60~100keV氮离子和75keV碳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甜菊干种子,并与γ射线进行比较,研究其M_1代生物学效应和M_2代突变。结果表明,离子束能诱发甜菊染色体结构变异,抑制有丝分裂活动。随着注入离子的能量和剂量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有丝分裂的剂量效应不明显,其能量效应表现在75keV与60和100kev的差异。离子束对甜菊的M_1损伤效应低于γ射线的,而诱发的M_2突变高于γ射线的。碳离子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M_2有益突变频率均高于氮离子的。离子注入杂交一代丰_1×日原和日原×丰_2的诱变效应大于济宁和丰_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鸡对之江菌素的吸收与排泄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摘要:雏鸡口服之江菌素后,在嗉囔、肫、肠道和粪便中能检测到该抗菌素,肝、肾、心、肌肉及血液中则未检到。空腹和饱腹雏鸡口服单剂量后,其排泄粪便中的之江菌素浓度高峰分别出现在2~4h和3~5h,在7~10h后能完全排泄。

关键词: 之江菌素;吸收;排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单双低油菜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考查37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系的花器大小和产量性状,对其变异程度和相关系数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花器大小和产量性状差异较大,花器大小与角果长、每角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花器性状,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钠盐可溶性粉剂对实验大肠杆菌的疗效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摘要:本文报道恩诺沙星钠盐可溶性粉剂对实验性大肠杆菌O_78的治疗效果,测得其MIC值为3.96×10-3μg/ml。药敏试验测得其抑菌圈直径为(30±2)mm,大于对照药物氟哌酸(21±1)mm。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O_78对恩诺沙星钠盐和氟哌酸均敏感,但恩诺沙星钠盐优于氟哌酸。人工发病试验中,恩诺沙星钠盐饮水浓度为50μg/ml,连用3天,对鸡源大肠杆菌有较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氟哌酸。

关键词: 恩诺沙星钠盐 氟哌酸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