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ClO_2对枸杞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处理为对照,以宁杞1号鲜果为试验材料,研究20、40、80 mg/L C lO2对枸杞鲜果腐烂率、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 lO2能有效控制枸杞腐烂、维生素C含量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也比对照变化得慢,使果实保持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关键词: ClO2 枸杞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成水滴灌对枸杞产量及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开展枸杞微咸水滴灌试验,探讨淡水(矿化度0.5 g/L左右)与微咸水(矿化度3 g/L左右)在不同灌水量下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在空间与时间上受灌水量的影响较明显,灌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越低.土壤pH、全盐空间分布显示,不同处理土壤pH整体表现为表层最低,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增高,且灌水量越大,土壤表层0~20 cm pH越低;土壤全盐受灌水量影响显著,受水质影响较小,灌水量越大土壤全盐含量越高,表层盐分累积越明显.枸杞产量在同一灌水量下淡水与微咸水滴灌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水量下差异极显著,淡水滴灌产量略高于微咸水滴灌.

关键词: 微咸水 滴灌 土壤含水量 全盐 枸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iolog-ECO技术不同退耕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干旱区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0~15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生长旺盛苜蓿地显著优于极度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和坡耕地,坡耕地最差;在15~30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极度退化苜蓿地平均吸光值最大,即活性最强,退化苜蓿地最低。②0~15 cm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总体趋势,苜蓿地高于坡耕地,坡耕地最低;15~30 cm坡耕地和极度退化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接近,并且优于生长旺盛阶段苜蓿地和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最低。③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PCA分析,0~15 cm和15~30 cm坡耕地和极度退化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相似性,可以划分为一组,生长旺盛苜蓿地和退化苜蓿地各为一组。不同年限苜蓿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状况不同。④总体得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顺序:生长旺盛期>极度退化苜蓿地>坡耕地>退化苜蓿地。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指数 Biolog-ECO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坡耕地 生态恢复 黄土丘陵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胚乳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胚乳离体培养中不同果期、不同激素组合、低温预处理、不同蔗糖浓度、接种密度、不同光照培养方式及胚因子对胚乳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果期为色变期果;4℃下低温预处理3~4 d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激素组合1.0 mg/L 2,4-D+0.5 mg/L KT诱导率最高,达63.3%,0.5 mg/L 2,4-D+0.5 mg/L KT激素组合中诱导率较高,达58.3%,且愈伤组织质地较好;培养基中蔗糖适宜浓度为5%;接种密度在6~8块/瓶时,诱导率较高;光培养优于暗培养,胚存在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在GA3代替胚的培养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也较高。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0.2 mg/L6-BA+0.01 mg/LNAA)中分化出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0.01 mg/L 6-BA+0.1 mg/L NAA)中诱导生根。

关键词: 枸杞 胚乳 离体培养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封育年限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天然草原实施禁牧封育的现状,采用种子萌发法对不同封育年限的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主要集中在0-5cm土层中,6-10cm土层种子萌发较少,0-5cm土层中,随封育年限的增加,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多年生草本植物增加,半灌木或灌木逐渐增加;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种子数量减少;土壤种子库的密度随封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0-5cm土层中,封育使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增加;在0-5cm土层和6-10cm土层中,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都较低,在0-5cm土层,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程度逐渐增加。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封育年限 土壤种子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小白鼠饲喂试验,研究YX-04-001、04-03-32、06-02、06-16、06-03等5个枸杞新品种与对照品种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枸杞材料果实原汁均能提高小白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能力;04-03-32、06-16品种在增加小白鼠体重方面作用不明显,但能明显提高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能力,高于对照品种和阴性处理,并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说明枸杞在提高小白鼠的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方面作用明显;04-03-32、06-16品种在提高小白鼠的耐缺氧和抗疲劳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枸杞 小白鼠 耐缺氧 抗疲劳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玉米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运用适宜的改良方法可显著提高群体改良效率。从群体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角度,系统分析前人利用混合选择法实行群体改良获得的遗传增益、遗传变异及其对群体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选择法可以有效改良群体的产量、产量构成性状及一般配合力效应,保持群体遗传变异,是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产量性状 遗传增益 混合选择

西瓜田笼罩下多异瓢虫对瓜蚜的控制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成虫对瓜蚜Aphis gossypii的捕食功能反应和西瓜田笼罩条件下释放多异瓢虫对瓜蚜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对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为:Na=0.81228N/(1+0.013646N);蛹/蚜为30/1000的处理释放后5d和11d对瓜蚜的防效分别达到80.43%和98%,卵/蚜为20/30的处理释放后7d和14d对瓜蚜的防效分别达到72.22%和87.36%,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为两虫态的最适释放量,蛹为最适释放虫态。

关键词: 多异瓢虫 瓜蚜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钩腺大戟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菜青虫(Pieris rapae L.)5龄幼虫为试虫,以杀虫活性追踪为指导,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制备TLC及红外光谱(IR)、质谱(EI-MS)和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方法,从钩腺大戟根中共分离得到5种单体化合物,均为首次分离所得。活性测试结果表明,2,4-二羟基-6-甲氧基-3-醛基-苯乙酮、1-(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和β-谷甾醇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活性,72 h拒食率分别为60.6%、56.8%和44.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7%、59.2%和57.4%。

关键词: 钩腺大戟 菜青虫 杀虫活性 植物源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抑制剂对机械损伤胁迫下合作杨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年生合作杨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Ca2+通道阻断剂氯化镧(LaCl3)和Ca2+螯合剂EGTA预处理对机械损伤胁迫下合作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机械损伤胁迫下合作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活性氧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增加;外源喷施EGTA和LaCl3降低了机械损伤胁迫下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减缓了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显著下降;且EGTA的抑制作用比LaCl3更强.研究表明,机械损伤胁迫诱导的活性氧代谢需要Ca2+的参与,Ca2+和活性氧在植物防御信号传递过程中密切相关;伤害诱导胞外Ca2+内流是胞内Ca2+浓度增加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合作杨 机械损伤 钙抑制剂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