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6%密达(Meta)杀螺颗粒剂防治棉花蜗牛药效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6%密达(Meta)杀螺颗粒剂防治棉花蜗牛药效试验朱亚红王强于志光(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室310021)陈建桥(诸暨市农业综合服务公司)近年来,蜗牛在我省棉花苗期发生数量大,为害严重,对棉苗生长构成威胁。防治蜗牛的农药品种极少,主要靠人工捕捉和诱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发酵产物与野生灵芝氨基酸含量比较

现代应用药学 199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宝康”对桑蚕细菌病防治的研究

蚕桑通报 1997

摘要:研制的桑蚕细菌病防治新药“蚕宝康”,其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比氟哌酸低4~8倍,在蚕体内药效持续时间长达10小时。研究表明,该药对蚕安全无副作用,在低浓度下对蚕细菌病防治也具良好效果。感染时间对防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添药次数与防治效果之间无直接联系,以添药3~4次为直

关键词: 蚕宝康 桑蚕 细菌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素Ⅰ系,白壳Ⅰ系和绍鸭(RE)系产蛋初期及高峰期某些血液指标变…

畜牧兽医杂志 1997

摘要:测定了产蛋初期和高峰期的青壳I系,白壳I系和绍鸭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和总脂含量,血清总蛋白在产蛋高峰时期上升,品种(系)间变化不大;清蛋白在不同品种和产蛋时期变化不明显;球蛋产蛋高峰期显著上升,白壳I系有较高的水平,血清总脂的变化情况与球蛋白相似.

关键词: 蛋鸭 血液指标 遗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科院科技开发人才的时代要求与造就

农业科技管理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间杂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Hayman(1954)的双列杂交法对小麦9个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每穗小穗数和稳长存在上位性效应,收获指数、每稳粒数、株高、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符合加——显遗传模型。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表现为部分显性;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德不孕小稳数以显性效应为主,表现为越显性。多数产量性状的显性基因为增效基因。株高的狭义遗传率最大.其次为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早代选择对株高有明显效果,其次是收获指数和千粒重。92425是改良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的较好亲本;苏8527是改良每稳粒数的较好亲本:92041是提高于粗重的较好亲本。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遗传 双列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生植物净化三肼污水的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在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和浮萍4种供试水生植物中,水葫芦对三肼污水的适应能力最强。当用水葫芦将污水中偏二甲肼和甲基肼的浓度从10~60mg/L净化至0.1mg/L以下时,偏二甲肼和甲基肼的降解速率分别是对照组(自然降解)的2.2~5倍和2倍以上。水葫芦对偏二甲肼的去除能力大于甲基肼,但对无水肼的去除能力与对照组相仿。水葫芦吸收三肼后,有77%的偏二甲肼分布在叶部,64%的甲基肼和83%的无水肼分布在根部。

关键词: 水葫芦 三肼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玉米螟幼虫对氮、糖的吸收和利用

昆虫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不同含氮和含糖量的系列人工饲料为材料,研究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幼虫对氮和糖的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幼虫对饲料中氮的吸收能力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对糖的吸收能力则随之而增强;5龄幼虫对糖的吸收能力随所食饲料中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对氮的吸收则与饲料糖含量关系不大;5龄幼虫对氮和糖的消耗速率均随饲料含糖量增加而加快,但幼虫的氮利用率和虫体含氮量则随之下降;幼虫的氮消耗速率随饲料含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氮利用率则下降,5龄幼虫的氮利用率比3龄幼虫的氮利用率低,导致虫体含氮量的迅速下降。这些结果说明饲料中氮含量影响幼虫对糖的吸收,高龄幼虫对糖的需要量增加而对氮的需要则较稳定,饲料中糖比氮更重要。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氮糖 吸收和利用 人工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口松子加工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从分析松子的组织结构着手,探讨松子加工的开口技术。通过实验得出在90℃、1.5%的NaOH浓度、1∶0.5的松子与NaOH溶液的重量比的条件下,浸泡20~40min,经这样处理的松子加工后的开口率在99%以上。

关键词: 松子,加工工艺,碱法去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杀菌剂对草间小黑蛛和尖钩宽黾蝽的影响

植物保护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种杀菌剂对草间小黑蛛和尖钩宽黾蝽的影响陈建明黄次伟冯炳灿程家安(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杭州310021)(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每年因病虫危害,粮食损失巨大。目前仍用大量杀菌剂、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危害[1、2]。大量使用杀菌剂对稻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