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磁化微咸水对南疆盐渍土壤水分入渗及盐分淋出特征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磁化微咸水灌溉对南疆盐渍土入渗及盐分离子迁移特征的影响,采用恒定磁场强度400 m T对矿化度分别为0、2、3、5 g/L微咸水进行磁化处理,以未磁化处理为对照,对比分析各处理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和淋洗后不同土壤剖面总盐、脱盐率、盐分离子和SAR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化微咸水入渗减小了相同时间内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降低了Philip入渗模型吸渗率,土壤含水率比未磁化微咸水提高5.00%~6.29%;磁化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对0~50 cm土壤内总盐含量磁化处理较未磁化降低11.79%~41.64%,在同一磁化强度下,土壤含盐量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脱盐率随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矿化度下,磁化处理含盐量低于未磁化处理,脱盐率高于未磁化处理。磁化微咸水灌溉有利于降低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0~50 cm土层K+、Na+、Ca2+、Mg2+、HCO3-、Cl-、SO42-含量磁化较未磁化处理降低16.90%~25.97%、43.62%~64.68%、11.15%~31.44%、-8.12%~49.07%、-74.14%~13.43%、21.46%~52.81%、6.66%~13.10%。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显著降低0~50 cm土层深度处土壤SAR。
关键词: 磁化微咸水 盐渍土 入渗特征 盐分淋洗 土壤脱盐率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两种酵母培养物的成分差异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酵母培养物及其代谢成分的差异,为指导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材料为1种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酵母培养物,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UHPLC-QTOF-MS技术,分析比较二者代谢产物成分及差异。【结果】(1)在二级类别注释下,正、负离子模式分别注释到614、497个化合物,主要代谢类别为有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两种酵母培养物均无特有代谢成分,只在含量上有显著(P<0.05)差异。(2)共237个差异代谢物在正离子模式检出,176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61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136个差异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检出,64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72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3)差异代谢物的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通路。【结论】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的代谢产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发酵原料及工艺更简便,并含有多种具药理、生理作用的代谢成分,有潜在应用价值。


2003~2021年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与授权量对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现状并比较。【方法】收集和汇总2003~2021年间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授权数据,比较分析新品种权申请量与授权量变化。【结果】2021年12月底,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累计公告申请量达470件,公告授权总量达154件,授权申请比为0.33。2003~2021年间新疆主要农作物申请品种审定718件,其中申请小麦品种审定105件,占14.62%;申请玉米品种审定253件,占35.24%;申请水稻品种审定59件,占8.22%;申请棉花品种审定259件,占36.07%;申请大豆品种审定42件,占5.85%;申请品种权保护的数量远不如申请审定的数量。【结论】种子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是新疆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的主要机构,2003~2021年,两者申请量占新疆总申请量的95.94%。其中企业申请量为282件,占60%;新疆植物新品种权按申请量排名,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24位,按授权量排名,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26位,按主要农作物审定数量排名,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21位。


2种栽培模式对酿酒葡萄马瑟兰果际微域环境和果实发育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2种栽培模式对新疆吐哈盆地产区酿酒葡萄马瑟兰果际微域环境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为产区酿酒葡萄栽培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吐哈盆地产区酿酒葡萄马瑟兰为试材,采用低‘厂’字形(结果高度40 cm,处理组)和高‘厂’字形(结果高度80 cm,对照组)2种模式栽培,比较分析2种栽培模式下果实生育期果际微域环境指标和果实发育指标变化及采收期果实品质、花色苷组分。【结果】与高‘厂’字形栽培相比,低‘厂’字形栽培果实生育期果际日最高温、日均温度分别降低1.66和2.21℃,月均超过35℃温差总和与月均≥35℃高温时长分别减小39.25℃和40.12 h;日最大湿度、日最小湿度和日均湿度分别提高2.89%、1.70%和2.64%,日均低湿时长减小11.56 h;叶幕透射辐射、土壤反射辐射和总辐射分别降低36.94%、50.38%和44.91%。低‘厂’字形栽培相比高‘厂’字形栽培更有利于果实发育,转色期浆果具有更高的酒石酸、苹果酸和抗坏血酸质量浓度,采收期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分别增大38.74%和25.61%,萎蔫率降低14.20%,可溶性固形物减小2.67°Brix,总酸质量浓度提高0.83 g/L,皮总黄烷醇含量和总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23.83%和5.80%,但低‘厂’字形栽培降低了3′,5′-羟基取代类花色苷比例、花色苷甲基化修饰比例和花色苷总修饰比例。【结论】新疆吐哈盆地产区酿酒葡萄马瑟兰采用低‘厂’字形栽培能够改善果际微域环境,提高果实品质。
关键词: 马瑟兰葡萄 ‘厂’字形栽培 结果高度 果际微域环境 果实品质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红花高光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设4个处理:1.0×10~4株/667m2(A1)、1.5×10~4株/667m2(A2)、2.0×10~4株/667m2(A3)和2.5×10~4株/667m2(A4),行距设2个处理:20 cm(B1)和30 cm(B2),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红花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指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果球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不同行距则对红花的各指标影响较小。A3B1和A3B2处理下红花的综合指标和产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A3处理下花丝产量分别比A1、A2和A4处理增加了15.73%、11.23%和7.97%,籽粒产量分别比A1、A2和A4处理增加了18.75%、11.96%和14.50%。【结论】种植密度(2.0×10~4株/667m2(A3),20 cm(B1)或30 cm(B2),等行距)为红花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协调红花生长,显著提高红花花丝和籽粒产量。


番茄BURP结构域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URP结构域蛋白为植物所特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番茄BURP结构域基因(SlBURP)及分析其表达,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12个SlBURP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7个亚族,不同亚族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有明显差异.SlBURPs启动子序列中广泛存在胁迫、生长、激素、光响应元件,表明该家族基因在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中有重要作用.共线性分析表明,番茄SlBURP基因和拟南芥BURP基因家族成员来自同一祖先.RT-qPCR表明,SlBURP6、SlBURP7、SlBURP8、SlBURP12在叶中大量表达;SlBURP2、SlBURP6、SlBURP7、SlBURP8在盐处理后转录水平上升;在植物调节剂处理下SlBURP5、SlBURP8、SlBURP9、SlBURP12基因在果实发育期的转录水平均有上升.综上所述,SlBURP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番茄 BURP基因家族 果实发育 盐胁迫 表达分析


滴灌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间产量及品质的差异,为筛选出适宜于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优良高油酸花生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5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分析各品种出苗率、农艺性状、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花育655在单株荚果数达21.33个,籽粒脂肪含量最高为43.35%;花育917主茎高最高为27.80 cm,第一对侧枝长最高22.47 cm,分枝数最多达7.33个,且各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最高、百果重172.49 g、百仁重92.41 g、产量达4 644.04 kg/hm2、O/L值为9.30;花育951蛋白质和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6.71%和80.05%;花育956的出苗率最高为82.75%。花育917的产量最高,花育951的品质最佳。【结论】花育917是新疆北疆地区较为适合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的灌浆期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及产量数据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抗旱性,优选高通量抗旱性鉴定指标,发掘抗旱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为加快拓展小麦抗旱遗传资源、提升旱地小麦育种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种质材料。【方法】以80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及对照小麦品种新春37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小区播种,设置干旱和灌溉2种水分处理;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及热红外相机采集试验材料灌浆期多源影像进行拼接处理,通过阈值分割等方法提取各试验材料的光谱指数;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选抗旱相关光谱指标,结合单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鉴定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抗旱性。【结果】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提取了80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19种光谱指数。不同光谱指数抗旱系数与小区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OSAVI的抗旱系数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最高,NDVI、CIre和NDRE的抗旱系数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较高。部分光谱指数的抗旱系数间相关性较高,存在冗余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光谱指数的抗旱系数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3个综合指标的贡献度分别为59.6%、12.0%和9.6%。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聚合综合指标,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各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基于抗旱指数鉴定出6份强抗旱人工合成小麦种质,基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鉴定出5份强抗旱种质,其中,SW004和SW009在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中均被评为强抗旱种质。基于OSAVI的抗旱系数对80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进行抗旱性分级,分级结果与基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根据OSAVI的抗旱系数鉴定出的6份强抗旱种质中,有5份在基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分级中也被鉴定为强抗旱种质。【结论】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提取的光谱指数NDVI、OSAVI、CIre和NDRE,以及基于光谱指数的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均可用于辅助鉴定小麦种质抗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