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基于SCI收录论文的非洲猪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等方法对ASF研究的总体趋势、区域分布及国际合作情况、研究机构及其学术影响力、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研究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研究力量以欧洲国家和非洲国家为主,西班牙国家农业研究中心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最高;国际合作网络呈"多核型"网络,合作关系具有强强联合、弱弱互助、地理接近性等特点,中国的国际合作程度较低;欧洲ASF的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是当前ASF研究的热点,未来将向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及相关免疫反应研究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文献分析 研究热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构建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可能会产生肠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分别监测在4、10、16、20、24、28℃储藏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巴氏杀菌乳中的生长数据,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Huang模型和Baranyi模型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动力学一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和Arrhenius模型建立二级模型以描述温度与相对最大生长速率(μmax)的关系.结果显示,各温度下Modified 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更优,决定系数(R2)>0.98,均方根误差(RMSE)<4.6,为最合适的一级模型.二级模型中,Arrhenius模型的拟合度更优(R2=0.99,RMSE=0.60).相较于平方根模型,外部验证显示Arrhenius模型的精确度因子(Af)和偏差因子(Bf)分别为1.39和0.87,较接近于1,说明预测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为乳品货架安全期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巴氏杀菌乳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MiSeq测序技术分析3种飞虱中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MiSeq测序技术比较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én,SBPH)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WBPH)体内中肠细菌群落结构的异同.结果显示:3种飞虱共获得可用于分析的有效序列3.44*105条,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3%水平和6%水平分别获得76、103、61和49、68、42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灰飞虱体内约90%的中肠细菌属于F-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Arsenophonus是褐飞虱体内的优势菌,约占总量的70%;在白背飞虱中Halomonas、CandidatusCardinium和Arsenophonus三种菌含量都比较高,分别占35%、20%和15%.虽然3种飞虱从共同的祖先分化,但其中肠内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褐飞虱 灰飞虱 白背飞虱 Miseq 细菌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杨梅品种的耐低温能力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杨梅种质耐低温生理指标的测定,筛选耐低温杨梅种质,为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紫晶、早鲜、早色、迟色、荸荠种、水晶种、深红种、瑞光、早佳、木叶梅、东魁和早大梅共12个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采集1年生枝条,0℃低温处理24 h,测定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比较低温胁迫下12个杨梅种质1年生枝条各生理指标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耐低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杨梅耐低温能力影响最大的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计算得出的综合得分模型为F综=0.324F1+0.214F2+0.178F3+0.140F4,12个种质的耐低温能力强弱为荸荠种>早鲜>紫晶>木叶梅>水晶种>早大梅>早佳>早色>深红种>瑞光>东魁>迟色.耐低温能力最强的为荸荠种,可种植范围最广;早鲜、紫晶和木叶梅也具备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可在浙北等地域推广种植;深红种的耐低温机制较为特殊,仍需深入研究;迟色和东魁为最不耐低温的品种,应在低温时采取防寒保护措施.

关键词: 杨梅 枝条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对酶解蛋黄液功能特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胰蛋白酶改性是制备功能性蛋黄液的一个有效方法,而巴氏杀菌热处理是保证液态蛋微生物安全的必要手段.本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60,64,68,72℃,4 min)对胰蛋白酶改性蛋黄液的功能特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热处理条件下,胰蛋白酶改性蛋黄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蛋白质溶解度、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显著高于未改性组(P<0.05);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改性组和未改性组的乳化活性、蛋白质溶解度、起泡性等功能特性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SDS-PAGE结果显示:酶解处理可明显改变蛋黄液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较高温度热处理(68℃和72℃)使蛋白质发生明显聚集.FTIR结果证实胰蛋白酶处理与热处理对蛋黄-OH官能团影响较明显.

关键词: 功能性蛋黄液 胰蛋白酶改性蛋黄 SDS-PAGE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热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践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 单季稻 减肥控制病虫害 氮肥 病虫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EjWRKY15基因克隆与蛋白特性分析

果树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枇杷EjWRKY15基因并对其组织表达模式及蛋白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从枇杷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EjWRKY15基因ORF序列,克隆该基因,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qRT-PCR探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同时对EjWRKY15蛋白分子的理化特性、磷酸化位点、跨膜区、信号肽、亲疏水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等蛋白特性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枇杷EjWRKY15基因含有开放阅读框951 bp,共编码316个氨基酸,具有WRKY家族典型结构特征.系统进化结果表明,EjWRKY15序列与苹果WRKY61序列同源度高达95%,说明从进化角度来看,EjWRKY15与苹果WRKY61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果实次之;对EjWRKY15蛋白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其分子质量为35.79 kDa,等电点为5.09,脂溶指数为56.45,不稳定性指数为69.72,平均亲水性为-0.598,为亲水性蛋白.该蛋白含有33个磷酸化位点,包含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ry),数量分别为25、6、2个.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EjWRKY15蛋白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分别占30.70%和56.65%,其次是延伸链8.27%和β角4.43%.同时,三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的结构域主要由4个β-折叠组成,β-折叠1为WRKYGQK,β-折叠2为RSYYKC,β-折叠3为GVRKHVER,β-折叠4为AVVTTY.另外,预测结果证实了EjWRKY15蛋白不含信号肽,也不是同时含有跨膜区的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和验证结果都显示EjWRKY15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EjWRKY15基因在枇杷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及其响应逆境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枇杷 EjWRKY15 基因克隆 RT-PCR 蛋白特征预测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观赏海棠抗逆性研究进展

浙江林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观赏海棠Malus spp.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或木瓜属Chaenomeles观赏树种,包括国内常见的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皱皮木瓜(别名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垂丝海棠M.halliana等种类以及一类来自国外被统称为北美海棠的品种.文章分别从我国观赏海棠的抗寒性、抗旱性、抗高温、抗盐碱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可从抗逆性分子层面进行研究,如抗性基因的筛选、克隆、鉴定以及分子标记等方面,在抗病虫害研究方面,通过生物防治措施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观赏海棠 抗逆性 抗寒性 抗旱性 耐高温 耐盐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褪黑素提高草莓黑斑病抗性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初探

西北植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黑斑病抗性较弱的草莓主栽品种'红颊'为试验材料,先从病株中分离和鉴定草莓黑斑病的致病菌,然后进行外源喷施褪黑素和接种黑斑病菌处理,通过统计病菌致病性、褪黑素的抑菌效果和促进草莓的抗菌性能力,并测定各处理草莓发病过程中叶片相关酶活性和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外源褪黑素提高草莓对黑斑病抗病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通过病菌分离、序列分析和侵染试验结果证明,'红颊'草莓黑斑病致病菌为链格孢菌.(2)在含有不同浓度(1、2、4和8 mmol/L)褪黑素的PDA培养基上链格孢菌菌丝的生长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褪黑素浓度越高病菌生长速度越慢,并在8 mmol/L褪黑素的培养基上链格孢菌菌丝的抑制率达68.9%.(3)外源褪黑素预处理草莓叶片和匍匐茎24 h后接种致病菌(链格孢菌),侵染的草莓叶片和匍匐茎的黑斑病发病进程得到有效延缓,抑制效果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以0.5 mmol/L褪黑素抑制病原菌侵染的效果最佳.(4)0.5 mmol/L外源褪黑素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接菌草莓叶片抗病相关酶CAT、 POD、 PAL和PPO的活性,其中PPO活性变化最大,比对照显著提高了23.8%.(5)0.5 m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可显著提高草莓抗病相关基因PR1A-like、PR10、WRKY1、PPO和CCR等的表达量.研究发现,外源褪黑素能有效抑制黑斑病致病菌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延缓其发病进程,并以0.5 mmol/L浓度最佳;WRKY1转录因子在提高草莓黑斑病抗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外源褪黑素可能通过激活该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和相关抗氧化酶和防御酶的活性,从而提高草莓对黑斑病的抗性.

关键词: 草莓 黑斑病 褪黑素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糠菌唑在大鼠、小鼠、兔、狗和人肝微粒体中的立体选择性代谢

农药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手性色谱柱法定量分析肝微粒体中的糠菌唑,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光谱与振动圆二色光谱(VCD)和红外光谱(IR)比对,确定了糠菌唑4种对映体的绝对构型;以大鼠、小鼠、兔、狗和人肝微粒体为模型,研究了糠菌唑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供试肝微粒体中,4种异构体的降解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在人和小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相对较慢.(2S,4R)-和(2R,4S)-糠菌唑在5种供试肝微粒体中的立体选择性趋势一致,而(2R,4R)-和(2S,4S)-糠菌唑只在兔肝微粒体中的降解有显著的立体选择性差异,在小鼠肝微粒体中几乎没有立体选择性.酶促反应动力学结果也证实了糠菌唑代谢的立体选择性,并显示(2R,4R)-和(2S,4S)-糠菌唑在供试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趋势存在种属差异.

关键词: 糠菌唑 对映体 肝微粒体 选择性降解 种属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