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分析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论述了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过程,最后重点论述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春旭草莓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2008
摘要:草莓的快繁研究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从1980年裘文达的正交法培养开始,到1988年高会泓的试验,一直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春旭草莓是江苏农科院培育的品种,该品种极耐旱耐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果实较大品质优,抗白粉病等特点。但在生产中


黑龙江沙棘栽培、品种选育现状及展望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 2008
摘要: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近年来沙棘生产栽培现状和沙棘育种概况,结合生产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以及今后沙棘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蔬菜保护地白粉虱防治技术
《吉林蔬菜 》 2008
摘要: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蔬菜保护地,发生快、危害严重、难于防治,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商品性,且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敌。


极早熟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方式,对5个极早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生理成熟时的籽粒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35.61%~42.17%;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变化幅度为15.49%~28.50%。抽丝后35d至生理成熟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5296%/d~0.9007%/d;生理成熟后至收获期籽粒的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4246%/d~0.5935%/d。出苗至抽丝的天数、株高、灌浆期绿叶数、单穗产量等性状与籽粒含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穗长和穗粗等性状对脱水速率有显著影响。另外试验条件下相对湿度对生理成熟后部分品种的脱水速率影响显著。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及15号小种的首次报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6个毒性类型,其中有12种毒力型为中间类型,表明分离到病原菌菌株具有十分复杂的毒性类型。60%的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证明1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流行优势生理小种,15号生理小种在中国首次被报道。
马铃薯黑胫病菌检测技术
《中国马铃薯 》 2008
摘要:马铃薯黑胫病是国内外马铃薯产区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这种病害造成马铃薯块茎损失可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该细菌的检测技术,包括症状识别、细菌分离、酶联免疫吸附法、菌落免疫荧光染色法、AFLP指纹识别技术、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PCR-RFLP检测技术、T-RFLP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