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立足国内 稳定外销 大力发展养兔业

中国养兔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冷地区常绿树种北海道黄杨

中国农村科技 2003

摘要:北海道黄杨是一种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生长较快的常绿阔叶乔化树种。极耐寒,在寒冷地区城乡绿化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形态特征 叶光亮革质,严冬叶包碧绿,无变色现象。叶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6厘米、宽4~5厘米,叶缘呈浅波状,上反卷,叶芽饱满对生,顶芽粗壮。聚伞花序腋生,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晋单44号

中国种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饲草小麦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麦研究 2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饲草小麦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优点,并结合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发展饲草小麦的优势、可行性措施和对我省经济特别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饲草小麦 经济增长点 山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力及施肥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土壤肥料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小麦生长发育后期 ,由于气候异常或干热风 ,使冬小麦高温逼熟千粒重大幅度下降 ,但较高的肥力水平及合理的施肥技术对稳定千粒重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增施钾肥、氮磷钾配施 ,后期补氮及后期喷施KH2 PO4 和叶面肥对于提高千粒重有着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地力 施肥 冬小麦 千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对入世挑战 发展山西小麦生产

小麦研究 2003

摘要:文章阐述了山西小麦生产的特点,并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对山西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可行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入世 挑战 调整 小麦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核葡萄果实增大效应研究

山西果树 2003

摘要:应用葡萄膨大剂和赤霉素 (GA3)对无核白鸡心、黎明无核葡萄于花后 1 2~ 1 5d(天 )进行蘸穗处理 ,可起到增大果粒、促进成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葡萄膨大剂 80 0mg/L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效果最好 ,对黎明无核效果稍差 ;赤霉素在 2 5~ 1 0 0mg/L范围 ,浓度愈高 ,效果愈好 ,以 5 0mg/L为宜

关键词: 葡萄膨大剂 赤霉素 无核白鸡心 黎明无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耐热性遗传效应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个耐热的甘蓝亲本(3A,5A)和3个不耐热的亲本(1A,11A,8A)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Ⅱ,配制出15个杂交组合用于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代表加性遗传效应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绝大部分,而特殊配合力方差比例很小,仅占总变异的4%,显性效应不显著。以两组耐热和不耐热的亲本材料(5A×1A,3A×8A)分别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连同双亲获得P1,P2,F1,F2,B1,B2共6个世代的试验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此在耐热育种中单纯利用杂交优势试图获得超亲优势来显著提高耐热性是不现实的,而应该注重耐热亲本的定向选择。

关键词: 甘蓝 耐热性 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Y发酵醋糟的最佳条件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醋糟在不同水分、pH值和温度条件下接入混合菌种CY(C为担子菌、Y为酵母菌),培养7d观察菌丝长势,分析醋糟营养成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醋糟在pH值6.5,温度27℃,料水比1∶1.2的条件下,菌丝长势最好,粗壮、浓密、洁白,同时醋糟粗蛋白(CP)和真蛋白(TP)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发酵条件,而粗纤维的含量却最低。

关键词: 醋糟 最佳发酵条件 担子菌 酵母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MS高粱保持系叶绿体基因ps1A1和ps1A2片段的克隆与序列比对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以 15种包括同质异核和同核异质高粱材料的总DNA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 .196个随机引物中 ,引物Y 19扩增得到一个很有规律的差异片段SAY 192 3 0 0 .该片段只出现在 4个保持系 (B)和 3个恢复系 (R)中 ,而不出现在 6个不育系 (A)和 2个杂种F1中 .进一步对cms A1、cms A2两套 8个材料 (A/B/R/F1)的总DNA、mtDNA和cpDNA用引物Y 19进行扩增 ,发现片段SAY 192 3 0 0 仅在cpDNA得到 .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了片段SAY 192 3 0 0 的叶绿体来源 ,同时也表明在cms胞质中该片段所在区未发生插入、缺失等大的结构变异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该片段为叶绿体ps1A1和ps1A2基因的部分序列 .图 6表 2参 19

关键词: 高粱 细胞质雄性不育 ps1A1和ps1A2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