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MODIS数据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监测研究
《现代化农业 》 2023
摘要:洪涝灾害是目前黑龙江省内次于干旱灾害的重要灾害之一,了解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洪涝灾害发生的地区及范围的掌握,可对抗灾救灾部门提供基本的数据保障。针对雨水大的年份内面临洪涝灾害的问题,基于遥感MODIS数据,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黑龙江省2013年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通过文章方法可提取当年大部分水体,通过图像迭合发现,可基本提取出水体淹没区,只有少量淹没较浅的地区被漏掉。最后通过区域地块信息,监测到西部大部分地区和东部黑龙江与松花江沿岸洪涝较重。该方法对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种植行距对苜蓿产量、品质的影响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23
摘要:为探讨种植行距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龙牧80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行距(15cm、20cm、30cm)下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确定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最佳行距。结果表明:苜蓿20cm行距的株高和生长速度最高,茎叶比最小;30cm行距鲜干比最高;苜蓿20cm行距的产量最高,为12946.32kg·hm~(-2),显著高于其他行距(P<0.05);20cm行距的粗蛋白(20.54%)和相对饲用价值(128.43%)最高,而中性洗涤纤维(46.65%)和酸性洗涤纤维(31.44%)却最低。依据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的综合表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行距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价,得出生产性能强弱顺序为:20cm行距>15cm行距>30cm行距,最终确定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行距为20cm。


外源H2O2处理对药用大麻中大麻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中药 》 2023
摘要:目的:通过外源活性氧调节大麻的次生代谢,提高大麻二酚(CBD)含量,为优质药用大麻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在大麻始果期采摘大麻植株顶端苞片,分别采用清水和20、200、2000μmol·L–1过氧化氢(H2O2)对大麻苞片进行喷洒处理,连续4 d分析大麻体内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大麻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及大麻素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外源H2O2使大麻苞片中的H2O2、O2·–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提升。20μmol·L–1 H2O2处理使大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提升最大,在处理第1~2天达到峰值。过氧化物酶(POD)在H2O2处理第3天达到峰值。外源H2O2能够明显提升聚酮合酶、四氢大麻酚酸合成酶、大麻二酚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量。20μmol·L–1 H2O2处理第1天大麻苞片中CBD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72.9%。结论:外源活性氧能够诱导出植物的逆境生理状态,20μmol·L–1 H2O2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大麻CBD含量。


苜蓿种子柔性梳脱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苜蓿种子收获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柔性苜蓿种子梳脱机构。通过对苜蓿种子物理特性的分析,设计了柔性胶丝与挠性弹齿组合梳脱辊结构,并以弹齿数量、梳脱辊转速及输送链速度为试验因素,在试验台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梳脱辊各排弹齿数量分别为2、3、2,柔性胶丝径向6排,轴向密集布置,梳辊转速为500r/min,输送链速度为0.61m/s,挠性弹齿与柔性胶丝组合梳脱辊形式作业效果最佳,梳净率97%以上,断枝率29%以下。


刈割留茬高度对柳蒿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柳蒿刈割的最佳留茬高度,提高其产量,试验以野生柳蒿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株繁殖种植于试验地,行距20 cm,株距30 cm,设置齐地刈割(留茬高度为0)及5 cm、8 cm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分别测定株高、每平方米株数、茎粗、叶长、鲜草产量及干草产量等指标,并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出最佳的留茬高度.结果表明:齐地刈割处理干草产量合计最高为4 035.00 kg/hm2,干草产量合计、平均每平方米株数、平均叶长均显著高于 5 cm、8 cm 处理(P<0.05).各性状与干草产量的相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鲜草产量>留茬高度>每平方米株数>株高>叶长>茎粗.留茬高度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干草产量(Y)与留茬高度(X5)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 005.67-47.28X5.3 个刈割留茬高度处理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为排名为齐地刈割>5 cm>8 cm.说明柳蒿刈割适宜不留茬,即齐地刈割.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试验探究北五味子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北五味子对动物抗炎的作用机制及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北五味子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重要通路.利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分析北五味子抗炎活性及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长栲利素A、脱氧三尖杉醋碱和当归酰基戈米辛O等8种成分为北五味子发挥抗炎作用有效活性成分,Pik3ca、Akt1、Map2k1等25个靶点为核心靶点,PI3K/Akt信号通路为重要通路.动物模型试验表明,北五味子可有效增加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结肠长度,降低结肠重量和肠重指数,调节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间平衡,有效抑制结肠炎小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