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垣市部分阳光玫瑰葡萄出现黄化现象
《果农之友 》 2022
摘要:长垣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新乡市东部。2021年秋季,河南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水害,葡萄种植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2022年春季,发现上年水害对葡萄的影响还在延续。近期,长垣市多地阳光玫瑰葡萄园发生大面积黄化现象。长垣市樊相镇吴屯葡萄种植合作社是其中一例,5月3日发现个别树体黄化,至5月10日发生大面积树体黄化(图1~图2)。在此对长垣市的阳光玫瑰树体黄化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果农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烟草鸢尾丝囊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
《中国烟草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近年来河南省许昌、洛阳、三门峡等部分烟区烟草漂浮苗鸢尾丝囊霉根腐病发生较重的问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初步分析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NCBI数据库中鸢尾丝囊霉菌代表菌株CBS 524.87的5个编码基因CDS序列,设计筛选鸢尾丝囊霉菌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并应用.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鸢尾丝囊霉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5℃,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生长适宜pH为4.0~8.0,最适pH为6.0;连续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筛选获得了特异性扩增鸢尾丝囊霉菌的引物对7个,对于基因组DNA扩增的灵敏度约为0.182 ng/μL;利用特异引物AiT3分别对接种育苗基质和烟苗进行分子检测,可特异性的检测出鸢尾丝囊霉菌,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每克基质含菌量为2.5×10-2 g病原菌菌丝和0.5 ng/μL烟苗根系基因组DNA.本研究为鸢尾丝囊霉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苗期鸢尾丝囊霉根腐病病原的准确识别和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


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特征及其对磷盈亏的响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的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试验中的5个处理,即1)NK(不施磷肥);2)NPK(施氮磷钾化肥);3)MNPK(NPK化肥+有机肥);4)1.SMNPK(MNPK处理施肥量的1.5倍);5)SNPK(NPK化肥+秸秆还田),分析不同施肥下土壤全磷(TP)和有效磷(Olsen-P)的演变规律,探讨土壤全磷增量、有效磷增量与土壤磷盈亏的关系.结果 表明,NK处理土壤磷素一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处理土壤磷素均有盈余,其中1.5MNPK处理作物磷素盈余量最高;MNPK、SNPK处理作物磷素盈余量比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2.01%、10.86%.试验28年后SNPK处理土壤TP、Olsen-P增幅比NPK处理分别提高了3.08、55.34个百分点;1.5MNPK处理土壤的TP、Olsen-P含量增幅最高.随试验年限延长,NPK、SNPK处理土壤TP、Olsen-P含量呈上升趋势;MNPK、1.5MNPK处理土壤TP含量呈上升趋势,年增幅分别为0.022、0.028 g·kg-1,土壤Olsen-P含量在试验前13年呈现快速上升,之后2~3年维持平稳,后12年呈下降趋势;施磷处理土壤TP和Olsen-P增量与磷素累积盈余呈正相关,土壤磷素每盈余100 kg·hm-2,土壤TP含量提高0.04 ~ 0.33 g·kg-1、土壤Olsen-P含量提高1.94 ~ 2.97 mg·kg-1,其中MNPK处理磷素增加最高.综上,土壤TP和Olsen-P增量随磷素盈亏而变化.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或配施秸秆还田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施磷处理均增加土壤TP、Olsen-P含量,且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增加速度最快.


不同耕作方式和肥料种类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花生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极端天气频发,涝渍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不利环境因素之一,而垄作成为花生生产应对涝渍灾害的有效耕作方式.本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与肥料种类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花生优质高产提供适应气候变化的高效养分管理技术.试验设2种耕作方式(垄作和平作)和4种施肥措施(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CCF)、腐殖酸复合肥Ⅰ(HAFⅠ)和腐殖酸复合肥Ⅱ(HAFⅡ))处理.结果表明,垄作条件下,和CCF相比,施用H AFⅠ的花生第一侧枝长和分枝数分别增加9.1%和19.1%.两种耕作方式下,施用H AF的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较CCF处理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出仁率显著下降;以H AFⅡ施用效果较好,花生产量分别增加9.3%和12.5%,总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分别增加8.9%、4.6%和70.5%、131.0%.不施肥条件下,垄作花生收获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高于平作34.6%、21.6%和27.5%.两种耕作条件下,HAFⅠ处理的速效钾和HAFⅡ处理的碱解氮含量较CCF处理分别增加12.1%、11.2%和55.1%、24.5%;此外,垄作HAFⅠ处理的碱解氮和平作HAFⅡ处理的速效钾含量也有增加.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垄作更有利于花生生长,且以施用H AFⅡ的增产效果最好.


郴州烟区烤烟上部叶推迟采收对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烤烟上部叶推迟采收对其可用性的影响,为郴州优质上部烟叶采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分析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时间(以常规采收为对照,在常规基础上推迟3 d、6 d、9 d采收)烟叶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两糖含量、风格及品质特征和工业可用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烟碱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糖碱比、氮碱比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常规采收相比,推迟3~6 d采收烟叶经济效益增加,外观质量改善,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含量降低,糖碱比、氮碱比提高.推迟3 d采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佳,焦甜香、醇甜香及特征彰显度最高,香气质量、杂气、口感等品质指标及工业可用性最好.[结论]郴州烟区上部烟叶在常规采收基础上适当推迟采收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其中以推迟3 d采收的烟叶外观质量高、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好、风格特征与品质特征突出.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成熟度 风格特征 品质特征 可用性 郴州烟区 河南


河南农民收入的结构变迁及增收策略研究
《农村农业农民 》 2022
摘要: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裕富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河南作为产粮大省和人口大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对维护国家繁荣稳定尤为重要.本文剖析了河南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及贡献率变动趋势,揭示了河南农民增收面临的制约因素,从增加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增收对策.


再生稻田拟环纹豹蛛与青翅蚁形隐翅甲间的集团内捕食及其影响因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要广食性天敌间的集团内捕食(intraguild predation, IGP)水平关乎着农田系统其种群的发生和“绿色防控”策略的成效。本研究以再生稻田主要捕食者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和青翅蚁形隐翅甲(Paederus fuscipes)为试验对象,首次建立和优化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探针法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分析了再生稻田中这2种天敌间的IGP水平,并在室内条件下剖析了该IGP及其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这2种天敌靶基因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强,建立和优化的qPCR探针法系统对靶基因的扩增重复性好且灵敏度高。通过该系统对再生稻田2种天敌1 527头个体的检测及室内IGP试验发现,这2种天敌间存在着普遍且较强的双向IGP作用,其中,捕食者和猎物角色的转化以及环境温度对该IGP水平的影响均与它们之间相对体型大小(发育阶段)密切相关;集团外猎物和非生物因素及其结合能不同程度地影响IGP水平。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稻田系统捕食者间的IGP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稻田捕食性天敌间IGP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集团内猎物DNA检出率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天台刺齿跳虫 环境温度 集团内捕食水平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旨在实现快速、准确的黄瓜种质资源抗病性筛选.利用下胚轴注射、菌土、胚根和灌根接种法对病原菌接种浓度、摇菌时间等进行了黄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下胚轴注射接种法优于其他3种接种法,当病原菌孢子最适接种浓度为1×106孢子·mL-1、最佳菌种摇菌时间为7 d时,可以有效区分黄瓜枯萎病抗感性差异.下胚轴注射接种法适用于黄瓜种质枯萎病抗性快速高效鉴定.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病原菌;抗病性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