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佳琦 1 ; 王晨 1 ; 王光华 2 ; 任应党 2 ; 祝增荣 3 ; 白耀宇 1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集团内猎物DNA检出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天台刺齿跳虫;环境温度;集团内捕食水平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008-9209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807-8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重要广食性天敌间的集团内捕食(intraguild predation, IGP)水平关乎着农田系统其种群的发生和“绿色防控”策略的成效。本研究以再生稻田主要捕食者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和青翅蚁形隐翅甲(Paederus fuscipes)为试验对象,首次建立和优化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探针法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分析了再生稻田中这2种天敌间的IGP水平,并在室内条件下剖析了该IGP及其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这2种天敌靶基因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强,建立和优化的qPCR探针法系统对靶基因的扩增重复性好且灵敏度高。通过该系统对再生稻田2种天敌1 527头个体的检测及室内IGP试验发现,这2种天敌间存在着普遍且较强的双向IGP作用,其中,捕食者和猎物角色的转化以及环境温度对该IGP水平的影响均与它们之间相对体型大小(发育阶段)密切相关;集团外猎物和非生物因素及其结合能不同程度地影响IGP水平。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稻田系统捕食者间的IGP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稻田捕食性天敌间IGP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相关文献
[1]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对麦蚜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李素娟,刘爱芝,茹桃勤,武予清,韩松. 2007
[2]多种类型农药对麦蚜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的保护作用. 刘爱芝,李世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作者:邵欣欣;张建;李波;闫振领;王光华;杨琳琳
关键词:
-
河南省灰飞虱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分析
作者:蔡玉彪;窦涛;高富涛;尹新明;刘向阳;任应党
关键词:灰飞虱;田间种群;杀虫剂;噻嗪酮;抗药性;抗性监测
-
利用分子探针法研究稻田蜘蛛集团对褐飞虱的捕食作用
作者:王雪芹;王光华;蒋月丽;武予清;祝增荣;程家安
关键词:蜘蛛;褐飞虱;捕食作用;荧光定量PCR;生物防治
-
中国斑螟亚科昆虫区系的多元聚类分析和地理区划
作者:杨琳琳;刘红霞;任应党
关键词:斑螟亚科;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地理区划;区系成分;分布格局;分布特征
-
温度变化对休耕期冬水田天敌捕食猎物的影响及天敌耐冷性分析
作者:孙佳琦;王光华;任应党;陈琴;白耀宇
关键词:冬水田;休耕季节温度;捕食性节肢动物;天台刺齿䖴;捕食作用;过冷却点
-
半夏收获中碰撞恢复系数测定
作者:陈道玉;杨振;腊贵晓;源春彦;王辉;王晨;孙国栋
关键词:半夏收获机;半夏球茎;正交试验;碰撞恢复系数
-
植物病媒昆虫的翅型分化
作者:俞金婷;陈小芳;任应党;崔峰
关键词:媒介昆虫;翅多型性;翅型分化;翅二型;分子机制;植物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