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琳琳 1 ; 刘红霞 2 ; 任应党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凯里学院大健康学院
关键词: 斑螟亚科;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地理区划;区系成分;分布格局;分布特征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1 期
页码: 97-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斑螟亚科昆虫在中国的分布格局及分布特征,运用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对该亚科107属480种昆虫的分布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该亚科昆虫的区系成分和分布情况进行初步讨论.结果表明,中国斑螟亚科昆虫分布在64个基础地理单元的总相似性系数为0.100,在0.200的相似性水平上聚为8个单元群,代表西北区、东北区、华北区、江淮区、华中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8个地理区;中国斑螟亚科昆虫区系成分由东古北(20.83%)、西古北(4.79%)、印度-太平洋(26.88%)和广布成分(47.50%)组成,而广布成分中又以东古北+印度-太平洋构成的过渡成分(23.54%)为主;在世界昆虫地理区划中,中国斑螟亚科昆虫属级阶元以印度-太平洋界分布最多,其次为东古北界,种级阶元以东古北界分布最多,其次为印度-太平洋界;在中国斑螟亚科昆虫地理区划中,西北区属种丰富度低但独有性高,东北区和华北区属种丰富度相近、共有性高,江淮区独有性最低,为过渡性地带,华南区属种分布最为丰富,独有属种数量也最多,华东区属种丰富度次之,但独有属种较少,华中区独有性低,与华东区共有性最高,西南区与华南区的共有性最高.分析上述结果发现,中国斑螟亚科昆虫分布格局同中国昆虫分布格局大体一致,但存在局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斑螟亚科昆虫基底调查不充分以及样本基数远小于整个昆虫纲样本基数;中国斑螟亚科昆虫的主要区系成分为东古北界、印度-太平洋成分以及两者的过渡类群;斑螟亚科属种在中国各区系分布不均匀,生态环境相似性高的区系属种分布相似性高,反之亦然;不同地区斑螟亚科昆虫组成的变化是连续的,地理距离愈远,差异愈大.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作者:邵欣欣;张建;李波;闫振领;王光华;杨琳琳
关键词:
-
河南省灰飞虱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分析
作者:蔡玉彪;窦涛;高富涛;尹新明;刘向阳;任应党
关键词:灰飞虱;田间种群;杀虫剂;噻嗪酮;抗药性;抗性监测
-
再生稻田拟环纹豹蛛与青翅蚁形隐翅甲间的集团内捕食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孙佳琦;王晨;王光华;任应党;祝增荣;白耀宇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集团内猎物DNA检出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天台刺齿跳虫;环境温度;集团内捕食水平
-
温度变化对休耕期冬水田天敌捕食猎物的影响及天敌耐冷性分析
作者:孙佳琦;王光华;任应党;陈琴;白耀宇
关键词:冬水田;休耕季节温度;捕食性节肢动物;天台刺齿䖴;捕食作用;过冷却点
-
植物病媒昆虫的翅型分化
作者:俞金婷;陈小芳;任应党;崔峰
关键词:媒介昆虫;翅多型性;翅型分化;翅二型;分子机制;植物病害
-
沿黄稻区介体灰飞虱有效接种虫量与水稻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
作者:冯超红;刘文文;杨琳琳;王光华;任应党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病毒病;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带毒率
-
世界昆虫分布格局的聚类分析及地理区划
作者:申效诚;路纪琪;任应党;申琪;刘新涛;杨琳琳
关键词:昆虫分布;聚类分析;地理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