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城市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业环境保护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污泥与城市垃圾混合的堆肥,应用到作物、蔬菜上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的影响,进行了盆栽及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堆肥对作物、蔬菜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通过两年的研究,提出了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中,合理的施肥量。

关键词: 污泥 垃圾 混合堆肥 作物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椒整枝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园艺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青椒保护地栽培如何更合理地调整个体生育和群体结构,以提高光合量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日益受到重视。以日本广泛栽培的中果型‘新魁’为试材,探讨不同的主枝数和诱引角度等整枝方法对提高产量和商品品质的作用,为温室大棚的青椒整枝技术提供依据。 试验在日本国立高知大学农学部试验农场进行,试材为‘新魁’,于1987年3月17日在砂床播种,子叶展开时移植在直径12cm的塑料育苗钵中。4月6日幼苗有4枚叶片时定植在砂床栽培槽中。株行距为60cm×120cm,4月17日开始供给营养液。主枝数目试验区设2、4、8个主枝的3个处理区,各区均以与主茎45度倾斜诱引。在诱引角度试验区,每株留4主枝,诱引角度分为与主茎延长线成30°、60°、90°角。主枝数和诱引角度两试验区均以一个栽培槽为1小区,试验设2次重复。

关键词: 青椒 整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蔬菜新品种选育研究——Ⅱ.黄瓜专题育成的新品种(系)简介

园艺学报 1991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1986—1990年黄瓜优质、多抗、丰产新品种选育专题5个单位育成的10个新品种(系)。其抗病性、品质、产量和早熟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并全部通过了农业部主持的专家组验收。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抗病 品质

萘乙酸对大白菜钙素吸收运转及防治干烧心病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91 CSCD

摘要:本研究从补钙入手,探索防治干烧心病的方法。用0.7%CaCl_2·2H_2O对和50ppmNAA混合液在大白菜结球期叶面喷洒5次,经8年试验,对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80%以上。 在此基础上,采用~(45)Ca示踪试验的方法对防病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根部还是从叶部加萘乙酸对根部和叶部~(45)Ca的吸收和运转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改变了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分配规律。对照株单位干叶重dpm值自外向内呈下降趋势(130×10~3─60×10~3);用NAA处理株则相反,自外向内呈增加趋势(120×10~3─250×10~3),说明萘乙酸具有促进钙素向叶球中内部运转的功效。这种效果在贮藏期间仍能保持。另外,~(45)Ca向直接受到NAA处理部位的运转量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这一结果为补钙防治干烧心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白菜 干烧心病 萘乙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近郊番茄病毒类型的研究

病毒学杂志 1990 CSCD

摘要: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出天津近郊番茄上至少有9种病毒类型.且首次检测出国内在番茄上尚未报道的番茄黑环病毒(TBRV)、绒毛烟斑驳病毒(VTMoV).经生物学测定还分离出番茄上表现枯斑型的86-125和在豇豆上产生大红斑的86-95-15均与13种抗血清呈阴性反应的杆状待测病毒.

关键词: 番茄黑环病毒 绒毛炯斑驳病毒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病虫害生态防治及其高产稳产理论基础与实践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CSCD

摘要: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主要病害有18种,虫害3种,而在防治中各种病虫害及高产是一整体。其中许多病害容易诊断在防治中生态技术防治与保证高产稳产是关键,施肥、品种、播种期、蹲苗技术与温度管理都与抗病高产有关.研究增加黄瓜植株体内含物对病害的免疫,叶绿素高多元酚氧化酶强,含糖高,抗病力强:测定无论任何品种在灌水后1—3天于采瓜前取植株往下数第5—6节位卷须榨汁,检糖仪4以下就应加强水肥管理或施用1%尿素加糖溶液提高抗病性,温度管理应保证原生质流动最旺盛的22—33℃.化学农药防治(一)苗猝倒立枯病应用铜铵合剂灌注.(二)炭疽病用1%硫酸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喷钙对葡萄耐藏力的影响

园艺学报 1990 CSCD

摘要:用0.5%、1.0%、1.5%Ca(NO_3)_2溶液采前喷布‘粉红太妃’和‘龙眼’葡萄果穗。果实采收后在 3-5℃下、用聚乙烯薄膜包装贮藏122-133天,所有钙处理都提高了果实耐藏力,以晚期1.5%浓度综合效果较好,‘粉红太妃’和‘龙眼’葡萄损耗率分别减少76.2%和64.3%,果实耐压力分别提高406g和367g,果柄耐拉力分别提高130g和79g。钙处理推迟了贮期内果糖/总酸比值高峰期,延长了风味佳期;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单宁、 VC等物质的氧化损失和浆果内部褐变;减小了果实膜透性变化;减缓了可溶性果胶的损失,其含量在贮藏末期最多比对照高104.2%。采前喷钙提高了果实各部位的钙素水平,全果总钙含量最多提高了39.3%。采前30-40天处理,1.0%浓度吸收率最高;采前10天处理,1.5%浓度吸收率最高,并预测可随钙浓度加大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采前喷钙 葡萄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微电脑管理植物病毒信息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CSCD

摘要:从1986—1987年开展了微电脑管理植物病毒信息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对植物病毒有关信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的实用系统,获天津市198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它的应用,将会改变和解决长期以来国内植物病毒鉴定中查阅资料单靠人工检索的落后局面,它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至几百倍.本系统以CMI/AAB为主要文献资料依据.病毒分离原理参照198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子叶光合功能及其对幼苗和产量的影响

园艺学报 1990 CSCD

摘要:大白菜绝非“基生叶展开以后才能开始完全依靠叶的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本试验确认子叶是第一个同化器官,它在大白菜的幼苗期起着一定作用。如在5叶期以前摘除子叶不仅对幼苗而且对叶球的重量(产量)也会有一定影响,愈是早期摘除子叶其影响愈大。

关键词: 大白菜子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发展进程初释

农业工程学报 1990 EI CSCD

摘要:保护地栽培(设施园艺)做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在古代都是为宫廷和贵族服务。西欧是从古罗马帝国的第五代皇帝尼禄(Nero)时期(公元54—68年)掘坑后覆盖云母或滑石板片进行保护地栽培。中国确切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3年汉朝时期,采取燃柴草加温的方法在室内进行蔬菜生产。由于封建迷信思想(认为食之有害)的影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到唐朝(公元7世纪)又有利用温泉为宫廷种植瓜类的记载。至于北京温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公元16世纪)。许多栽培技术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至今无法肯定,但一定比文字记载要早,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关键词: 温室的历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