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关于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探讨
《大豆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分析大豆的增产潜力,讨论了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指导思想、育种目标、株型设计与育种途径,提出了群体育种的思想和品种与充分发挥品种潜力的栽培技术融为一体的育种理念,并设计了理想株型,提出了培育半矮种品种,配以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目前培育大豆超级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双城市的土壤全量铜、锌、铅、镍、镉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锌、镍、镉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明这3种元素受土壤内在属性影响较大;而铜、铅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表明这2种元素由土壤内在属性和人为因素共同起作用。镉、铅、铜较锌、镍的变程小,说明前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可能主要受到较小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区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异规律如下:铜和镍呈东高西低的趋势,铅呈南高北低的趋势,而锌和镉分别表现为块状分布和岛状分布的特点。影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主要有自然因素(土壤类型、高程、土壤理化性质等)和人为因素(乡镇、道路、各种工厂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54 ̄90条带,共获得49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2条。AFLP分析表明19个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1 ̄0.7679之间,平均值为0.4811。聚类分析将19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2类包括14个品种,占总数73.86%,表明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有少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于进行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施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其适宜的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kg/hm2,磷肥(P2O5)适宜用量范围为100.1~117.0 kg/hm2,钾肥适宜用量(K2O)范围为65.5~89.8 kg/hm2。不同施氮和施磷水平对青贮玉米中粗蛋白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磷和钾的施用有助于干物质含量和钙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