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五十年在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讨论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基础材料的创造、基础理论研究、专用玉米育种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回顾了育种目标的变化发展、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杂交种的选育推广、种质创新与自交系的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猪M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MB基因作为影响猪肉肉色的候选基因,利用PCR-SSCP技术,以野猪、野家杂种猪、民猪、大白猪、长白猪5个猪种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猪的MB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对此基因的3个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MB基因在第1、第2外显子上没有发现多态,在第3外显子上检测到了多态。在第3外显子上的第437 bp处存在一个T→C的碱基突变,该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属沉默突变。经计算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试验统计表明:随野猪、野家杂种猪、民猪、长白猪、大白猪肉色的变浅,等位基因N的基因频率也呈下降趋势。


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mRNA差异显示(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DD)技术和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策略是目前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强劲而有力的手段。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一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就能得到应用,并产生ESTs,从而开展动植物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


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苗期进行干旱和渍水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旱胁迫下,ZR的绝对含量降低,ABA、GA3的绝对含量增加,导致IAA/ABA、ZR/ABA、GA3/ABA比值降低;而水渍胁迫下,GA3、IAA的绝对含量增加,ABA的绝对含量降低,ZR/ABA、IAA/ABA、GA3/ABA比值增加。


不同磷钾水平对硅酸盐细菌解钾溶磷能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中国土壤中钾矿含量丰富,但多以缓效态存在,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尤其在广大东北地区,土壤全钾水平较高,而速效态含量较低。因此,有效提高土壤中可给态钾的转化,对于减少施肥量,改善土壤微域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通过土壤培养和液体培养,研究了不同磷、钾水平对硅酸盐细菌解钾溶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添加0.2%钾矿粉接种钾细菌后,生物释钾率最大为38.7%。液体培养中磷矿粉含量0.1%时,生物释磷率最大为32.0%。随添加钾、磷矿粉含量的增加,硅酸盐细菌解钾溶磷有降低趋势。说明施入过量的钾矿粉,容易造成钾胁迫,抑制钾细菌的繁殖和矿化。


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种后代中选育的小麦种质系SN0606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N0606平均株高87.0 cm,平均穗长10.5 cm,小穗数23个,穗粒数56;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0.78Ⅰ+20.61Ⅱ,SN0606可能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