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染色体微分离和微克隆技术
《生物技术通讯 》 2003
摘要:染色体微分离和微克隆技术是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二者紧密结合的一项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医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应用的不同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步骤及其优缺点,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高品质小型西瓜京秀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小型西瓜京秀是以S314为母本,以S31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单株结果能力强。早熟,果实发育期26~28 d(天)。果实椭圆形,绿底色,锯齿形显窄条带,果实周正关现。平均单果质量1.5~2.0kg。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肉质脆嫩,口感好,风味佳。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条件下主动的、有序的死亡过程。通过对线虫、哺乳动物和植物的凋亡研究发现 ,保守的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介导者和执行者。胞外的死亡信号经过相应的转导途径传至胞内 ,再通过激活靶分子而产生凋亡效应。凋亡过程受到生物体精确的调控 ,具有独特而复杂的信号系统。细胞凋亡在医学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凋亡 Caspase蛋白酶 哺乳动物 农业


应用PCR方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华北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基因组上nt358-nt1042之间684 bp DNA片段。在CIAV感染MDCC-MSB1细胞系中提取核酸为模板可扩增出相应DNA片段,且以感染细胞核酸为模板反应敏感性可达1 fg,而以其他病原核酸为模板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PCR方法对实验感染鸡肝脏、脾脏、胸腺、肾脏、法氏囊、骨髓、白细胞、泄殖腔棉拭子等不同样品进行检测,均可扩增出相应DNA片段。证明我们建立的PCR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感染不同组织CIAV的检测。


节水灌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关键技术
《灌溉排水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节水灌溉设计特点,采用ObjectArx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节水灌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完成管网优化设计,水力计算,工程制图,材料计算等复杂而繁琐的工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由具有滴灌规划设计基本常识的非滴灌专业人员使用。


优质HMW谷蛋白亚基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和品质性状分析
《科学通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编码除草剂PPT抗性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构建了含有优质HMW谷蛋白亚基1Dx5和IDy10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30,用基因枪导入京花1号、京411号和京冬6号等受体品种的幼胚和幼穗,获得了一批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其后代株系(T1~T5).PCR,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T0的基因组,并稳定表达.转基因植株T1代能抗20~80 mg/L的ppT,其中1株抗性超过150 mg/L.经SDS-PAGE分析表明,外源IDx5和IDy10基因在T2代不同株系中获得了表达.转基因系TG3-74缺失了亚基8,但亚基2,5,10和12都表达,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亚基位于亚基7与原有亚基8之间(暂记为8).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有5个株系的Zeleny沉淀值为44.2~49.0 mL,与对照CNN(48.0 mL)相当,分别比京花1号(26.9 mL)和京冬6号(30.7 mL)提高了59.6%~64.3%.T5代株系的粉质曲线稳定时间比受体品种(3~7 min)大幅增长,转基因株系TG5-23b的稳定时间为16 min,rGl-28d、TG3-76b、TG5-98和TG5-99的面团稳定时间高达30min以上.


华北灌溉区秸秆焚烧与直接还田生态效应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2年试验研究初步表明,华北灌溉地区夏季麦秸覆盖直接还田较焚烧处理可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增加。秸秆焚烧初期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P、K)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尤其是速效磷含量远高于秸秆还田处理,但至收获时差异不大;秸秆焚烧比秸秆还田处理除草效果好,且可使部分病虫害减轻,但有的病虫害却因秸秆直接还田而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