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水产学杂志 》 2014
摘要: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黄颡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当前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若干思考
《中国职工教育 》 2014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新形势下渔业研究所工会开展工作的现状、不足和对策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响应面法分析温度和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菱鲆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海洋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温度和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温度(17~23℃)和盐度(20~40)对大菱鲆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菱鲆幼鱼血清SOD活力的线性效应极显著(P<0.01),累积效应不显著(P>0.05);盐度对大菱鲆幼鱼肠道SOD活力线性效应显著(P<0.05),累积效应极显著(P<0.01);温度和盐度对SOD活力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响应曲面法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增大,SOD的活力基本上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建立SOD活力与温度、盐度及其温度-盐度互作效应的模型方程Y=74.76–9.53 X1+5.31 X2+1.8 X1 X2+5.31 X12+10.53 X22,并据此预测大菱鲆幼鱼血清SOD的活力。对所建模型进行优化,得到SOD活性最低的理论最佳条件为:温度21.84℃,盐度27.97,在此条件下SOD活性值为70.0463 U/mg。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响应面分析 温度 盐度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桩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的半解析半数值分析法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群桩筏板基础离散成桩和弹性板,桩筏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转化为桩、弹性板与地基之间的力与位移协调分析。对不同的地基模型求解相应的地基柔度系数,同时将桩作为弹性杆件求解其柔度系数,并将筏板视为地基上的四边自由矩形板,求出其在地基反力、桩顶反力和外荷载以及简支边广义位移共同作用下的位移,最后通过力和位移协调建立桩、筏、地基之间的共同作用方程并求解。算例对比表明半解析半数值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内部审计在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的应用
《物流工程与管理 》 2014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建设项目的投资金额不断扩大,同时,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呼声日益提高,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节约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逐步得到推广,内部审计对建设项目管理审计起到了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果的作用。因此,对内部审计在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的应用加以探讨,对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温条件下贮藏军曹鱼最佳气调包装参数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冰温下贮藏,研究不同的包装条件对军曹鱼品质的影响,确定冰温气调包装军曹鱼最佳气调包装参数。对照组为空气贮藏,实验组气体配比为6组,分别为100%N2、75%N2+25%CO2、50%N2+50%CO2、30%N2+65%CO2+5%O2、25%N2+75%CO2、100%CO2,包装袋以纯PE、一般阻隔性、高阻隔性3种材质的包装材料为对象进行研究,气调包装后在冰温袋-1.01~0℃范围内贮藏,贮藏期间考察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细菌总数和汁液流失率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K值、TVB-N含量、细菌总数、汁液流失率均在贮藏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对照组和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K值、TVB-N含量、细菌总数增长速度慢,汁液流失率少为评定标准,综合比较几种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为使用高阻隔性包装袋并充以50%N2+50%CO2的气体配比进行冰温气调包装军曹鱼为最佳。
关键词: 军曹鱼 冰温 气调包装 K值 挥发性盐基氮 细菌总数 汁液流失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繁殖期雌雄同体虾夷扇贝生殖腺组织学观察
《高技术通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历时3年,采用Bouin's液固定和常规组织切片技术,对照雌性和雄性生殖腺组织结构,研究了繁殖期雌雄同体生殖腺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结果显示:虾夷扇贝雌雄同体的存在与海区养殖环境有关,山东烟台养殖海区的雌雄同体比例高达19.2%。雌雄同体两性生殖腺滤泡发育不同步且间隔不分明,2-3月份部分雌性生殖腺中出现迅速增殖的雄性生殖细胞或滤泡,成为雌性为主的雌雄同体;4月份随着雌雄生殖腺滤泡的共同生长和部分排放,形成以雄性生殖腺为主或雌雄相间的雌雄同体。雌性转化为雄性是主要性逆转方向,229只虾夷扇贝中仅1例推测为雄性向雌性逆转,有些个体存在雌雄两种生殖细胞同时成熟和排放的现象,是否存在两种性别均衡发育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虾夷扇贝 雌雄同体 性逆转 生殖腺 卵子退化 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浅滩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季节变化特征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0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在苏北浅滩南部如东水域获得的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苏北浅滩如东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研究鱼类优势种对总资源密度的贡献和水域环境对鱼类分布、产卵及索饵习性的影响,探讨这些特征反映这一水域的渔场属性。结果显示:5月和9月鱼类尾数密度分别为1.33×103ind/km2和2.02×103ind/km2、重量密度分别为76.35 kg/km2和35.12 kg/km2;两个季节鱼类资源密度平面分布特征呈现相同的规律,都是东部外海水域高于西部沿岸一侧水域;鱼类种类数秋季高于春季;种类数与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与资源密度相似,也是东部外海水域高于西部沿岸一侧水域。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水深对资源密度相关关系较显著,水深较高的海域往往是资源密度集中分布的区域。5月,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对尾数和重量贡献率均较大,为最重要的优势种,而鱼(Miichthys miiuy)对鱼类尾数贡献率最大,也为该季重要的优势种;9月,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对尾数贡献率最大,对重量贡献率也较大,为9月最重要的优势种。相比我国其他海域,优势种几乎都为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因而可以认为,苏北浅滩以及外侧吕泗渔场海域是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苏北浅滩对于吕泗渔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