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法螺(Chanoria tritonis)染色体核型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法螺(Chanoria tritonis)是珊瑚敌害生物长棘海星的天敌,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过量捕杀,法螺数量急剧减少,开展法螺的人工繁育工作迫在眉睫。染色体研究是遗传育种工作的基础。目前,有关法螺的染色体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尚属空白。本实验以法螺面盘幼虫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及低渗溶液处理,热滴片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来研究法螺的核型。结果表明,法螺染色体二倍体数2n=70,核型为2n=32m+18sm+20st,NF=120。部分分裂相中出现2条异形染色体,是否为性染色体还有待确认。染色体组中第2对和第16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上具有次缢痕。对我国已进行过染色体核型研究的腹足纲贝类进行统计表明,法螺是目前已知的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物种。

关键词: 法螺 染色体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泛酸的需要量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初始体质量为(79.4±1.6)g吉富罗非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5尾),养殖于500 L养殖桶中,分别饲喂泛酸含量为0.5、4.8、9.5、18.2、36.3和74.4 mg/kg纯化饲料12周,研究确定其对泛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泛酸含量增加,吉富罗非鱼增重率、肝脏和肌肉泛酸含量均呈先线性增加后稳定的趋势;肥满度和肝体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4.8 mg/kg组最高。全鱼水分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全鱼脂肪含量呈现与水分含量相反的趋势。肝总脂含量显著降低,添加组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饲料泛酸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80~350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泛酸需要量为10.5 mg/kg,饲料中12.6和13.5mg/kg泛酸可以分别使肝脏和肌肉泛酸累积量达到最大。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泛酸 需要量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罗非鱼营养成分的比较

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罗非鱼(Tilapia)原产地非洲,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主要特点为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1-2]。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上世纪五十年代称为越南鱼。1956、1957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入我国广东省试养,因其个体小、生长慢、体色黑,现已淘汰。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2001

关键词: 罗非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 肌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富营养化趋势分析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2007-2009年春、夏季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包括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渔场)的调查监测资料,采用富营养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富营养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富营养化覆盖比例很高,达到70%以上;在春季,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77.0%上升到2009年的89.8%,在夏季最低达到89.3%,最高到100.0%。3年来,富营养化在春、夏2季基本上处于逐年增加趋势,富营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春季富营养指数平面分布呈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递减的趋势,梯度分布明显,其中,杭州湾富营养化情况较严重;夏季其平面分布与春季类似,但长江口和杭州湾两个水域的富营养指数的等值线都比较密集,夏季的富营养化情况较为严重。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富营养级主要集中在III级(富营养)和V P级(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春、夏2季时,长江口V P级所占比例均从0.0%增加到66.7%,受磷限制性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另外,营养盐结构显示,N/P比值从9.1到50.9,营养盐比例明显不平衡,势必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有机污染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有机污染指数主要处于5级(重污染),水质污染严重;长江口春、夏2季5级的比例均从50.0%分别上升到83.3%和100.0%,杭州湾分别从60.0%和80.0%均上升到100.0%;舟山渔场分别从22.2%和66.7上升到66.7%和77.7%,说明受污染程度逐年上升。另外,3年来春、夏2季长江口有机污染指数达5级的占50%以上,杭州湾60%以上,舟山渔场20%以上,杭州湾受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长江口,舟山渔场最小。在春、夏2季有机污染平面分布表现为污染程度从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渐降低。富营养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与盐度、溶解氧、pH均不呈线性相关。调查海域富营养化水平的时空变化主要是由于沿岸入海河流,浮游植物等所引起。

关键词: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富营养化 分析评价方法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态修复的青海湖沙柳河鱼道建设与维护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水坝对青海湖裸鲤溯河洄游的阻隔,在入湖的沙柳河上先后建设了导壁式、简易模块式和阶梯型鱼道。通过对青海湖鱼道建设案例分析,得出鱼道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鱼道进鱼口设计要安排在鱼类洄游通路并采取集鱼措施,鱼道设计要依据鱼类洄游能力,鱼道运行要注意改进和维护,鱼道设计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结合国内外鱼道设计、建设和运行情况,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鱼道建设维护对策:确立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鱼道设计目标,确立从鱼的角度出发,系统性的鱼道设计理念、建设和管护方式。

关键词: 生态 修复 建设 鱼道 青海湖 裸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壳色三角帆蚌外套膜基因的SRAP-cDNA差异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角帆蚌幼蚌壳表面颜色和放射条纹表型遗传分离均符合孟德尔单基因位点的一对等位基因调控规律。研究为进一步阐释其壳色遗传分子调控机制,应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AS)和SRAP-cDNA比较了两种典型外壳色表型三角帆蚌外套膜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采用30个引物组合获得5个差异片段,回收克隆测序获得14条差异序列,大小在195—339 bp之间,通过序列比对,获得与2个相似蛋白序列,包括类二氢嘧啶脱氢酶和类锌指MYM-1型蛋白,而未发现与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但三角帆蚌外壳色表型差异是否与嘧啶代谢和类锌指蛋白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壳色表型 外套膜 SRAP-cDNA 差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要点探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固定资产的审计按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理解就是对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 000以上,专用设备1 500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以及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进行的审计。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结合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新的内部审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进行探析,以期为审计人员提供一些审计思路。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审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随后逐渐降低;肝胰腺中ACP活性于3 h显著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并于24 h达到最小值(P<0.05),而鳃中ACP活性于12 h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并于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现象;肝胰腺和鳃中LSZ活性均于3 h显著升高至最大值(P<0.05),随后逐渐恢复至初始水平。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感染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有显著影响,对其机体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副溶血弧菌 总抗氧化能力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溶菌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悬浮物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悬浮物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长的影响。浮游植物选取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受试生物,浮游动物为胶州湾近岸拖网所得,主要优势种类包括藤壶无节幼体、太平洋哲水蚤、腹剑水蚤和小拟哲水蚤。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悬浮物对两种浮游植物的生长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悬浮物浓度与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率呈线性关系,半抑制浓度48 h-EC50为1.58 g/L,R值为0.977,96 h-EC50为2.82 g/L,R值为0.993;悬浮物浓度和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抑制率也呈线性关系,其半抑制浓度48 h-EC50为4.27 g/L,R值为0.933,96 h-EC50为4.47 g/L,R值为0.939。悬浮物对浮游动物的生长也有显著影响,其死亡率随着悬浮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半致死浓度96 h-LC50为60.172 mg/L。

关键词: 悬浮物 中肋骨条藻 新月菱形藻 浮游动物 半抑制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蓠与有益菌协同净化模拟养殖废水效果的研究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

摘要: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与有益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净化养殖废水的效果。本实验设置了对照、江蓠、光合细菌+江蓠、乳酸杆菌+江蓠、芽孢杆菌+江蓠5个实验组,跟踪各组在120 h内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江蓠与有益菌协同净化养殖废水效果明显,各处理组NH+4-N、NO-2-N、NO-3-N、无机氮、PO3-4-P及COD Mn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硝酸氮去除有较好效果的是光合细菌+江蓠、乳酸杆菌+江蓠和芽孢杆菌+江蓠组,在48 h均达到90%以上;对亚硝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光合细菌+江蓠组,在120 h去除率达到94%;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乳酸杆菌+江蓠组,在120 h去除率达57.72%;而对磷酸盐和COD Mn的去除效果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72 h的去除率均达80%以上。本研究可为工厂化对虾养殖废水处理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蓠 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 养殖废水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