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倍体马铃薯在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马铃薯 》 2007
摘要:普通马铃薯遗传基础非常狭窄是世界马铃薯育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上存在着丰富的二倍体马铃薯资源,它们可以向普通马铃薯导入存在于二倍体种内的抗性基因和优良的品质基因,增加普通马铃薯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综述了马铃薯育种概况,二倍体马铃薯在育种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绩等,旨在为马铃薯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西瓜田间现场鉴定关键技术
《种子世界 》 2007
摘要:1鉴定依据1.1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8号令《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1.2申请鉴定的内容和理由1.2.1真实性鉴定包括纯度鉴定:需要提供标准品种或者鉴定品种的标志说明、图片、杂交种的双亲特征。


黑龙江省优质春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研究 》 2007
摘要: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在小麦总产的增长方面,单产提高的作用明显高于扩大面积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科技攻关的深入,黑龙江省也涌现出许多单产4500kg/hm2以上的农场,3750kg/hm2以上的县市,6000kg/hm2以上的地块。品种是实现超高产的核心载体,必须选用中矮秆、小株型、抗倒伏性强的小麦品种,才能适应高密、高肥、高水的栽培条件。要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的轮作及耕作配套技术,才是保证春小麦超高产的重要因素。


黑龙江省玉米工业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对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加工能力及产品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加工已近饱和,但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等弊端,并对黑龙江省今后发展玉米工业加工提出了制度、政策、创新研究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镰孢菌代谢产物浓度的定量测定方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2007
摘要:针对大豆根腐主要病原菌之一的镰孢菌进行的其代谢产物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在PSC和土壤浸提液+大豆汁培养液中随接菌量的增加,其培养滤液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加,说明随代谢产物浓度的增加电导率值也随着增加,二者呈高度正相关;在其“接种”不同浓度代谢产物的盆栽试验中,随代谢产物电导率(浓度)增加,其导致的大豆根部变褐程度也呈规律性加重,表明可以用培养滤液电导率值表示培养滤液中代谢产物的相对浓度。


大豆细菌性病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大豆通报 》 2007
摘要:大豆细菌性病害是大豆生产上常见的病害。如果气候条件适宜病菌生长、田间管理不当,则对大豆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基于生产实践及研究,介绍三种大豆细菌性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亚麻白粉病田间药剂试验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亚麻白粉病发生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隔一周后加喷一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粉尽1000~2000倍液。防病效果可达82%以上,原茎增产12%以上,种子增产14%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