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咨询导报
》
2007
摘要: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是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植物,俗称洋姜、洋山芋、鬼子姜。原产北美洲,经欧洲传入我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风沙,适应性广,繁殖性强,全国各地均有零星分布。
关键词:
形态特征
适应性
栽培要点
用途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选用酵素菌肥与复合肥为对照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肥、酵素菌肥与复合肥混用后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使大豆根数、根瘤数、植株鲜重均表现增加,使大豆产量提高6.94%和2.7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豆
酵素菌肥
肥效试验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草原与草坪
》
2007
摘要: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进行混播,播种当年对混播草群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随刈割次数增加,两种牧草根体积、根干重和根部总含糖量逐渐减小,而根系还原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年刈割两次,首次刈割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试验处理中,苜蓿根体积和干重呈先减后增趋势,首次刈割在盛花期根体积和干物质含量均最低,而无芒雀麦变化不明显。随首次刈割时期推后,两种牧草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
关键词:
刈割
混播
根系
无芒雀麦
苜蓿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份多小叶大豆种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份多小叶种质的小叶数分别占大豆总叶片数的46.7%,75.3%,68.2%.多小叶的小叶数以5小叶居多,分别占总叶片数的30.6%,21.1%,31.1%.3份多小叶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较好,蛋白质含量高,中抗大豆灰斑病及病毒病,是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
《中国马铃薯
》
2007
摘要: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全球第一大作物病害,对马铃薯生产危害非常严重。在对该病菌的研究中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是比较关键的一环。本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晚疫病菌接种到黑麦与胡萝卜不同混合比例的5种培养基上,通过隔日调查的方法,比较其菌落生长直径的大小和产孢量的多少,以此作为衡量5种培养基培养效果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黑麦与胡萝卜的比例为1:1时,晚疫病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多,培养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培养基来培养马铃薯晚疫病菌,这对开展晚疫病菌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培养基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3S”技术具有快速、准时地采集、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较少的人力、财力掌握资源的基本情况。“3S”技术的集成系统构成了动态的对地观测体系,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和GIS的快速发展,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保持县级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实性,本文以通河县为例,研究了在“3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
关键词: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图
遥感技术
GIS
SPOT
通河
《农业科技通讯
》
2007
摘要:玉米新品种绥玉16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以自交系SGy22为母本,以自交系SGy46为父本杂交育成,2005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26天,需≥10℃积温2600℃,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玉米
绥玉16
选育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