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绿僵菌对金龟子的感病性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室内用绿僵菌液喷洒3种金龟子幼虫,黄闪丽金龟、棕色鳃金龟和直蜉金龟子的感病率分别为90.2%、50.0%和83.3%。用黄闪丽金龟子幼虫作试验,在室内观察不同施用菌剂的方法对该虫的防效,结果土壤中施用菌剂,在菌土比为1:1250时,防效为86.2%;用菌剂拌麦种(菌剂麦种比为1:10)防效为62.5%;在小麦出苗后分3次施用菌液,防治效果为64.8%。
关键词: 绿僵菌,金龟子,感病性,防效


培育油菜秧苗接种解磷菌剂效应初报
《上海农业科技 》 1994
摘要:油菜是一种喜磷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需吸收大量的磷素养料,在磷素养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症状茎叶发紫,苗期更为明显。因此,为了培育壮秧,为油菜高产打下基础,除了供给一定量的氮钾养料外,满足磷素养料则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土壤中的磷素大多呈难溶性状态,且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往往易被土壤固定,影响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试验研究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中磷素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为了开发利用这类有益的微生物,近几年,我们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数株解磷能力强


低酚棉不同隔离条件与天然杂交率的关系
《中国棉花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低酚棉与常规棉相邻种植,距离在3、10、20、50m,其天然杂交率分别为4.38%、2.31%、1.17%、1.63%、1.23%,距离100m以上,天然杂交率也在1%以上。低酚棉原种生产须同常规棉隔离100m以上;加工用低酚棉子隔离可在10m以上;生物学混杂超过5%或机械混杂1%以上,棉仁含酚量将超过0.04%,棉子不能作低酚棉子利用。
关键词: 低酚棉,天然杂交,隔离


模糊综合评判在成果查新报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1994
摘要:本文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成果查新报告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成果查新报告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具体步骤。


农业科技成果申报请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科技管理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申报请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吴江,沈丕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310021)科技成果是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提高申报成果的获奖率,使科技人员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在科技面向市场的新形势下,使科...


开发我省农区草业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开发我省农区草业发展畜牧业的思路汤镜秋,王国法,张泉福,徐苏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以数量型为主转向数量、品种、质量并重。全国畜产品的90%以上是靠农区提供的,因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农区草...


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新药剂叶枯灵
《植物检疫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叶枯灵(原名渝-7802)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一种新药剂,室内测定表明,25%叶枯灵250~500倍液对水稻细条病菌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盆栽及大田试验表明,叶枯灵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25%叶枯灵250倍液的大田防治效果可达74.86%以上,优于20%叶青双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较有潜力的新药剂。
关键词: 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新药剂,叶枯灵


低酚棉棉籽品质性状的比较
《江西棉花 》 1994
摘要: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酚棉种仁率与籽指无显著相关性,有酚棉则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低酚棉的籽指、种壳率与有酚棉很接近,短绒率低于有棉棉,种仁率稍高于有酚棉。低酚棉种子的平均吸水率在吸水4~36小时内始终大于有酚棉,因而萌动早,但棉籽物理性状对吸水的影响大于棉酚的影响。低酚棉的种子活力略低于有酚棉,蛋白质和蛋白质+脂肪总量略高于有酚棉,脂肪含量的差异年度间不同;低酚棉和有酚棉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幅均大于蛋白质+脂肪总量的变幅。上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准。这说明低酚棉对棉籽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小,完全可以育成营养品质、播种品质兼优的低酚棉品种。
关键词: 低酚棉;有酚棉;棉籽品质性质


浙江省畜禽球虫调查报告
《浙江畜牧兽医 》 1994
摘要:浙江省畜禽球虫调查报告廖先佩,郭成华,杨继宗,候学云,李方来,金滔弟,马世泽,曾有清,洪秀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门县农业局)(建德市农业局)戚小伟,陈方华,陈英宏,曹美华,王荣发,陆引法,杨连夫,朱亚发(东阳市农业局)(松阳县农业局)(平湖市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