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喹禾灵在花生地中残留动态研究
《农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喹禾灵在花生植株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与降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定器(ECD)测定。仪器的最小检出量为1×10 ̄(-11)克,样品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毫克/千克。喹禾灵本体在花生叶、花生仁、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1~83.3%、82.9~86.1%、83.6~92.3%,变异系数依次为2.7~8.7%、3.2~5.3%、0.8~6.2%;喹禾灵酸在花生仁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2~88.4%、81.7~88.4%,变异系数依次为3.9~5.8%、6.7~7.8%。


促进中外农业情报交流的使者──张巧巧博士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1994
摘要:促进中外农业情报交流的使者──张巧巧博士程小澜(浙江省农科院情报所杭州310021)1993年9月13日,第4届国际文献、信息和科学计量学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一位身材修长的东方女性登上讲台,只见她用流利的英语宣讲了她的研究成果“图书馆网络中最优信息资...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间、年份间以及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效应,经F测验达极显著,多重比较结果,以助壮素、表油菜素内酯的产量与调节安、丰棉素和增铃素间的差异极显著。两年试验结果告诉我们,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考虑选用剂型、气候条件和棉株生长发育状况。


平原区多熟稻田地力贡献的持续与恢复
《土壤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了1979~1988年定位观测地力贡献(不施肥区作物产量)持续演变的特点.结果表明,浙江省平原稻区地力贡献对不同季节所种作物产量反应很不一致;地力贡献随着时间推移到6年后才明显下降;稻田则可持续10年后,尽管不施肥区作物产量有所下降,但一旦重新施肥又迅速回升。
关键词: 平原区多熟稻田;地力贡献


水稻品种抗瘟鉴定中单孢和多孢菌株的致病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品种抗瘟鉴定中单孢和多孢菌株的致病性分析杜新法,徐静,陶荣祥,孙漱沅(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温州市农科所)(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自然界稻瘟病菌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而目前人工接种多从复杂的群体中分离几个单施或多孢菌株以鉴定品种的抗瘟性,其鉴定结果是否...


动物、植物和细菌亚种的学名
《编辑学报 》 1994
摘要:动物、植物和细菌亚种的学名董耿,汪光年1不同规范动物、植物和细菌亚种(subspecies)的学名(scientificname)都由三名(trinomen)组成,即属名(genericname)、种加词(specificepithet)和亚种加词(...


红麻“浙萧麻1号”不同花期的种子质量及其对出苗的影响
《中国麻作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红麻“浙萧麻1号”不同花期的种子质量及其对出苗的影响傅福道,胡兆金(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红麻新品种"浙萧麻1号"属中熟偏晚类型,同期收剥在纤维产量、品质、结实性、以及抗病性等方面,均比"青皮3号"为优,熟期比"青皮3号"早25天,在我省麻区均能留种...


“垦易”微生物有机肥对蚕桑的增产效果研究
《蚕桑通报 》 1994
摘要:“垦易”微生物有机肥对蚕桑的增产效果研究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沈国新平湖金易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王海荣,高哲荣桑树从施肥到养分的吸收利用需较长的一段时间,当春期低温多雨或生长期间遇上旱、涝等不良环境时,根部施肥难以奏效,土壤中许多养分常被固定或流失。这是引...


锰肥在碱性棉田土壤上的使用效应
《中国棉花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锰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锰在碱性土壤中易被固定而影响肥效,它在碱性土壤上的最佳使用量及使用方法还很少研究。本文经试验提出,以每公顷施30kg锰肥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皮棉151.5kg,差异达显著水平。使用方法以土施比喷施要好。
关键词: 锰肥,碱性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