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椒采后灰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及生防效果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为了降低辣椒采后由灰霉病引起的腐烂损失,从辣椒植株内分离筛选拮抗菌,结果获得6株对辣椒灰霉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PL58菌株的抑菌活性最强,在平板上培养3d后抑菌圈直径大于39 mm,培养7 d后对辣椒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55.1%,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其拮抗作用有一定的广谱性。该菌株的发酵液(1.0×109 cfu/mL)对辣椒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其无菌滤液没有抑制作用。该菌株在辣椒果实上对灰霉病的拮抗效果最高达78%,辣椒果实在25℃下贮藏25 d后该菌株的生防效果仍有37.2%。因此,PL58菌株可以作为一种生防菌应用于辣椒采后灰霉病的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铜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健康树与死皮树中的差异表达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铜转运蛋白(Copper transporter,COPT)属于CTR/COPT铜转运家族,参与调节生物体内铜的动态平衡。根据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分离的EST片段,采用3'-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获得HbCOPT5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ORF长420 bp,共编码139个氨基酸,预测HbCOPT5蛋白分子量为15.67 ku,等电点为5.26,含有3个跨膜区。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bCOPT5与蓖麻、杨树中的COP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在拟南芥的6个COPT蛋白中,与AtCOPT5的亲缘关系最近。RT-PCR结果显示,健康植株中HbCOPT5的表达量是死皮树中的2.8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提取剂对油棕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研究蒸馏水、0.8%柠檬酸提取液、60%酸性乙醇3种提取剂对油棕嫩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乙醇对油棕嫩果皮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42μg/g;3种提取液在27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提取液中的组分均易溶于甲醇和丙酮;3种花色苷提取液在颜色的变化上随pH值变化一致;在日光照射和室内自然光条件下,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较为稳定,酸性乙醇提取液次之,蒸馏水提取液最差;在4~100℃的温度范围内,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较为稳定;蔗糖和葡萄糖添加量为20%时,对花色苷提取液基本无影响;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受金属离子影响较大,锌离子对花色苷提取液具有增色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物理参数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澳洲坚果千粒质量、含水率、果实及果仁三径尺寸、壳厚度、壳仁间隙和出仁率等基本物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坚果的外形尺寸呈正态分布,63%的果实分布在24~26mm范围内;不同位置果壳厚度差异较大,果壳底部最厚,中部最薄;壳仁间隙为1.20m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热带灌木饲用价值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银合欢、大叶千斤拔、木豆和假木豆等4种常见热带灌木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及在舍饲条件下海南黑山羊对4种供试植物的采食量,采用饲料相对值RFV(Relative Feed Value)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Grading Index)对4种热带灌木的饲用品质进行了评定,并对干物质采食量与供试植物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定体系分析表明,4种供试植物都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且其在2种评定体系中的排序完全一致;海南黑山羊对热带灌木的采食量显著受到植物中干物质、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单宁含量的影响,海南黑山羊对干物质含量高且单宁含量低的植物有较高的采食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MADS-box基因CaMADS的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植物MADS-box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一个辣椒MADS-box基因片段,在此基础上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辣椒编码MADS-box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CaMAD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aMA DS基因全长943 bp,含有744 bp的阅读框,25bp的5'-UTR和174 bp的3'-UTR,编码24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8.7 ku,等电点为9.32,含有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CaMA DS在花和叶中微量表达,在果实中随着果实的成熟,CaMA DS的表达量增加,表明CaMA DS与辣椒的果实成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