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树仔菜嫩梢和叶片中多种元素含量变化的生理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分别测定了树仔菜嫩梢和叶片样品中钾、钙、镁、铜、锰、锌、铁、镍、铅、铬、镉等元素的含量,探讨各个元素含量变化的生理规律,以及对植物生长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嫩梢>嫩叶片>老叶片,钙、镁、锰、铁、镉元素含量分布规律表现为嫩梢<嫩叶片<老叶片,铜、锌、铅、铬、镍元素含量则变化不大。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测试的铅、镉、铬、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相关的国家标准或文献报告值。此外,研究发现,树仔菜嫩梢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较为稳定,随机抽样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样品代表性,因此建议将树仔菜的嫩梢作为树仔菜植物营养诊断取样测定的对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木的胶合性能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的胶粘剂和不同的胶合工艺,对海南产橡胶木进行不同胶合处理,通过对其胶层剪切强度的测定及木破率的分析,对橡胶木胶合性能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API胶,单位压力2.0MPa,加压时间20min,涂胶量200g.m-2,在此条件下可以使橡胶木试件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具有很好的胶合性能,是最优胶合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醇法提取黑胡椒油树脂的研究
《中国食品工业 》 2011
摘要: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法提取黑胡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考查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原料粒度对黑胡椒油树脂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85%,原料粒度为80目,料液比为1:10(g/mL),浸提时间为3.5h,浸提温度为65℃工艺条件下,黑胡椒油树脂提取率为10.3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对红棕象甲幼虫和卵有致病力的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从自然死亡的红棕象甲卵和幼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红色色素的昆虫病原菌HN-1菌株,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为:为粘质沙雷氏菌亚种(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该菌得到了预期的1 408 bp条带,并与粘质沙雷氏菌亚种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的支持率高达100%。生物测定表明该菌对红棕象甲幼虫的致死率为60%,对卵的孵化率降低80%,证明该菌株对红棕象甲幼虫及卵有一定感染力。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红棕象甲 16S rDNA序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和甜瓜的SSR引物对三种瓜类作物的通用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利用西瓜的1824对SSR引物和甜瓜的259对SSR引物,对丝瓜、冬瓜和苦瓜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分析了西瓜和甜瓜SSR引物对三种瓜类作物扩增的通用性以及三种瓜类作物中不同类型之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西瓜和甜瓜SSR引物对丝瓜、冬瓜和苦瓜的DNA扩增通用性分别是15.31%、23.04%和14.74%。但是,在三种瓜类作物不同类型之间具有多态性扩增的SSR引物较少,其中在有棱丝瓜和无棱丝瓜之间、冬瓜和节瓜之间、8个不同特性苦瓜材料之间具有多态性扩增的SSR引物分别只占所有筛选引物的3.46%、0.38%和1.6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见血封喉种子强心苷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产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强心苷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NMR,MS,IR等),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杠柳苷元(1)、见血封喉阿洛糖苷(2)、见血封喉去氧阿洛糖苷(3)、毒毛旋花子苷元(4)、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5)、毒毛旋花子爪哇糖苷(6)和去葡萄糖桂竹香毒苷(7)。化合物7为首次从见血封喉种子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7均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广东野生蕉的染色体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分析九龙山野生蕉(M.balbisiana)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核型模式图。结果表明:其核型类型为"2A"型,染色体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2=18m+4sm(2SAT),几乎对称,为较原始类型。并结合核型数据讨论其分类地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百岁人群中CETP基因多态性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百岁人群中CETP基因I405V和TaqIB突变位点的多态性。[方法]收集海南省276例百岁老人全血DNA,利用AS-PCR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CETP基因I405V及TaqIB突变位点的多态性。[结果]I405V多态位点II、IV、VV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6%、55%、16.3%,I和V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56.2%和43.8%。TaqIB位点B1B1、B1B2、B2B23种基因型的发生率10.7%,73.6%,19.4%,B1和B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47.3%和52.7%。[结论]海南百岁人群中CETP基因I405V和TaqIB多态性与已报道的海南汉族普通人群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海南长寿密切相关。
关键词: 百岁老人 CETP基因多态性 I405V突变位点 TaqIB突变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