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昱洁 1 ; 盛占武 1 ; 施瑞城 2 ; 马蔚红 1 ; 武红霞 3 ; 詹儒林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2.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芒果核;总酚;提取;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12 期
页码: 78-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芒果核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果核多酚提取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影响芒果核多酚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利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方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56℃、时间2h、料液比1:6.8,通过验证实验得出数值(9.38%)与模型预测数值(9.21%)没有明显差异,可信度较高,较先前报道的数值(6.86%)高。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槟榔花总酚的研究. 黄玉林,陈洋平,陈卫军,张春梅. 2011
[2]槟榔籽中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活性研究. 韩林,黄玉林,张海德,万婧,戴萍. 2009
[3]响应面法优化面包果淀粉的酶法提取工艺. 钟雪瑶,王少曼,张彦军,徐飞,谭乐和,于寒松,吴刚. 2020
[4]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菠萝蜜种子淀粉工艺. 初众,胡美杰,徐飞,谭乐和,赵晶,张彦军. 2016
[5]香粉1号香蕉果肉黄色素的提取、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胡会刚,赵巧丽. 2019
[6]3个品种芒果果核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陈昱洁,盛占武,施瑞城,马蔚红,武红霞,詹儒林. 2011
[7]高压均质对桑葚汁中抗氧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决登伟,桑雪莲. 2017
[8]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对杧果酚类代谢的影响. 李国平,郑磊,柳凤. 2021
[9]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马飞跃,耿炬,乔健,帅希祥,张明,杜丽清. 2021
[10]神秘果叶中总酚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玉革,付琼,张秀梅,马飞跃. 2015
[11]香蕉次生物质含量与其对球茎象甲的抗性关系. 李科明,舒海燕,常胜合,张晋. 2021
[12]干燥方式对高良姜片理化特性的影响. 彭芍丹,黄晓兵,静玮,周伟,李积华,林丽静. 2017
[13]不同干燥方式对香露兜叶粉理化特性和功能性物质的影响. 张映萍,张丹,宗迎,吉训志,贺书珍,鱼欢,张昂,秦晓威. 2024
[14]芒果果皮和果肉的抗氧化能力分析. 周毅刚,许文天,马小卫,姚全胜,王松标,武红霞,詹儒林. 2013
[15]木瓜秀粉蚧为害对不同木薯品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吴岩,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窦宏双,范东哲,耿梦婷,陈银华. 2021
[16]不同炙法加工对大腹皮的抗氧化性比较及成分分析. 袁源,刘洋洋,龚霄,周伟,李积华. 2020
[17]澳洲坚果青皮总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及纯化. 张明,马飞跃,杜丽清,李娅,黄浩伦,涂行浩,陈妹. 2021
[18]番石榴叶提取物体外抑菌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黄艳,周璐丽,王定发,胡海超,周汉林. 2017
[19]基于响应面的黄花菜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郭向明,崔清亮,李斐,贠慧星. 2013
[20]拮抗放线菌菌株FS-4发酵工艺筛选. 段雅婕,梅志刚,孙德权,李伟明,庞振才,胡会刚.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β-乳球蛋白-多酚纳米颗粒稳定的百香果籽油Pickering乳液及其性质
作者:姜婷婷;郑丽丽;艾斌凌;杨旸;郑晓燕;王申宛;校导;杨劲松;盛占武
关键词:Pickering乳液;β-乳球蛋白;多酚;百香果籽油;抗氧化活性;消化性
-
基于全基因重测序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相关SNP分析
作者:徐志豪;周思思;詹儒林;姚全胜;柳凤
关键词:全基因组重测序;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化肥减施下有机肥对香蕉生长、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臧小平;云天艳;马蔚红;井涛
关键词:化肥减施;香蕉;有机肥;产量
-
不同油梨品种果面蜡质超微结构和组分分析
作者:薛唯佳;张佳丽;李艳霞;马蔚红;刘进平;王甲水;杨宏宾
关键词:油梨;果实;表皮蜡质
-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作者: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柳凤;姚全胜;李国平;魏卿
关键词:杧果细菌性角斑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mangiferaeindicae;GFP标记;质粒;定殖
-
非寄主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的驱避效果研究
作者:杨洁;尹伊秀娟;王丽娟;李国平;李裕展;徐建欣;高冠群;詹儒林;王姝逸
关键词:桔小实蝇;精油;非寄主植物;产卵驱避;驱避持效期
-
鳄梨采前果实黑褐色病斑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
作者: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姚全胜;李国平;陈晶晶;井敏敏
关键词:黑褐色病斑;油梨炭疽病;刺盘孢;致病性;多基因;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