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华南5号和华南6号木薯体胚发生过程中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6号(SC6)两个品种的成熟体胚子叶为外植体进行体胚诱导培养。对诱导培养0、5、10、20、30 d的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比较其酯酶(EST)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的表达在品种间存在差异。SC5中E2和E3条带与SC6中E'2和E'3条带迁移率不一致,可能是品种差异的原因。表达最强的酶带在SC5中是E3,SC6是E'4。两个品种淀粉酶同工酶的区别在于,SC5诱导过程中最多时有3条酶带出现,而SC6自始至终只有1条酶带出现。SC5酶带最亮时出现在体胚诱导培养5 d时,且此时也是酶带最多的时候。SC6酶带出现的最亮时是在外植体诱导前和诱导培养20 d时。

关键词: 木薯 体胚 酯酶 淀粉酶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天敌——丽草蛉研究初报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报道了我国海南外来有害生物新菠萝灰粉蚧的本地天敌——丽草蛉,对其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等进行简要的介绍,为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菠萝灰粉蚧 天敌 丽草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绿肥对砖红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动态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利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三尖叶猪屎豆、四棱豆、大叶千斤拔、马占相思、绒毛山蚂蝗和葛六种绿肥的施用对土壤交换盐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的交换性盐基含量(对Na+作用不显著),表明施用绿肥能使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增强,且均在绿肥施用后的前60 d效果最显著(K+在前30 d最显著),随后缓慢降低并逐渐接近于对照;6种绿肥中葛和绒毛山蚂蝗的Ca/K、Ca/Mg和(Ca+Mg)/SEB(交换性盐基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K/SEB低于对照,说明绿肥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比例关系的影响以交换性Ca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Ca、Mg、K和SEB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Na、绿肥全Ca、全Mg、全K均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绿肥 砖红壤 交换性盐基 动态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侵染香蕉根系的组织学过程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香蕉枯萎病菌侵染香蕉根系的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race 4 tagg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FOC4),接种香蕉根系以观察病原菌侵染香蕉根系的组织学过程。结果表明,接种1 d后病原菌以菌丝体、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于根系表皮细胞,优先沿细胞胞间层生长。接种7 d后,观察到病原菌以菌丝体、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的形式直接侵染维管束,在维管束内以两种方式扩展繁殖,一种在维管束内横向扩展,菌丝体随机分支,逐步形成网状分布;另一种是菌丝体在维管束内纵向生长,倾向于呈束状沿维管束单侧生长繁殖,形成大量菌丝体。本研究首次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观察并分析了GFP-FOC4侵染香蕉根系的过程,为研究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过程机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 侵染过程 根系维管束 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血竭的化学成分

中国天然药物 2011 CSCD

摘要:目的:对海南龙血树所产血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素(1),松脂醇(2),蛇菰宁(3),2-(4-hydroxyphenyl)-6-(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4),5,7-二羟基-4''-甲氧基-8-甲基黄烷(5),7,4''-二羟基-8-甲氧基高异黄烷(6),(2R)-7,4''-二羟基-8-甲基黄烷(7),(2S)-7,3''-二-羟基-4''-甲氧基黄烷(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血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血竭 化学成分 海南龙血树 黄烷 木脂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龙血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应用ISSR标记,对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3.4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9.25%。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9 6~0.985 1,POPGENE结果分析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0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32 1,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1.369 2。用UPGMA法将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分为4大类。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ISSR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木香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A14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CSCD

摘要:通过溶剂萃取法提取白木香内生真菌A14(Aspergillus sp.)的挥发油,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其对3种人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A14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内生真菌A14挥发油的14个化学成分,显示蜂蜜曲菌素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占挥发油峰面积的93.41%。

关键词: 白木香 曲霉 内生真菌 挥发油 抗菌活性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方式青天葵中黄酮类成分的质谱比较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通过组培快速繁殖试管苗,人工栽培青天葵与传统野生药材之间的黄酮类成分是否发生质或量的改变。方法通过正离子模式电喷雾质谱对不同生长方式青天葵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质谱初步定性比较,表明不同生长方式对青天葵黄酮类成分组成比例有一定影响。结论不同来源药材的质量评价中不仅要考虑活性成分的含量,同时应增加能反映活性成分比例的质量评价方法。

关键词: 青天葵 黄酮类成分 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供磷水平对柱花草和黑籽雀稗根际生理活性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热带柱花草和黑籽雀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其根际酸性磷酸酶、微生物数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根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磷(P0)处理时达最高,柱花草的ACP活性为603.24 mg/(kg.h),黑籽雀稗为367.21 mg/(kg.h)。当高磷浓度处理时,柱花草根际ACP活性较黑籽雀稗低。各处理中,柱花草的根际微生物总量较黑籽雀稗高,柱花草根际真菌的数量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磷处理时土壤真菌数量较多,这有利于根瘤菌的形成。2种牧草的根系活力随着施磷浓度的增加而递减。黑籽雀稗根系活力P0处理极显著高于P3和P4处理,显著高于P2处理。黑籽雀稗根系活力受供磷水平的影响大于柱花草。

关键词: 柱花草 黑籽雀稗 根际 酸性磷酸酶 微生物 根系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蒲公英橡胶——一种亟需大力研究的NR

橡胶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蒲公英橡胶草的特点和培育方法、蒲公英橡胶草橡胶的结构与性能、提取方法以及蒲公英橡胶草的研究进展等。蒲公英橡胶草是一种当年产胶的草本橡胶植物,根部橡胶质量分数(以干草根计)为0.2以上,且品质优良。由于传统NR来源的限制以及石油资源的紧缺,蒲公英橡胶草橡胶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蒲公英橡胶草生长周期短,产胶量较大,橡胶质地轻、抗过敏,目前在培育上也有一定进展。蒲公英橡胶草中胶乳提取的方法有混合法和流动法,胶乳、固体胶混合提取的方法有湿磨法、干磨法和溶剂法。提高蒲公英橡胶草的含胶量、改进其橡胶提取方法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蒲公英橡胶草 NR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