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分析与控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甘蔗叶粉碎还田前后土壤结构、营养成分以及还田技术方式进行分析和试验对比,初步探讨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从种植、管理、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控制技术措施。

关键词: 甘蔗叶 粉碎还田 效益 负面效应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赴哥伦比亚和巴西考察热带农业报告

中国热带农业 2011

摘要:为了解哥伦比亚、巴西两国热带农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加强与两国热作产业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热作产业健康发展,应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和巴西国家农牧研究院(EMBRAPA)的邀请,2011年10月9—18日,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组织的代表团一行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沙地椰林间种牧草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通过网格5m×5m取样,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滨海沙地椰林间种牧草表层土壤(0~20、20~40、40~60cm)水分的空间变异、分布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含水量集中在3.54%~10.86%之间,均呈现弱变异特征。0~20、20~40、40~60cm层土壤含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土壤表层含水量总体上具有良好的空间变异结构,各层均具有中等及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且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具有明显层次性。研究区各层土壤水分均符合高斯模型,且拟合效果较好,相对应的空间连续性也较好。等值线图显示表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阶梯状分布格局,结合半方差分析则可以看出:沙壤土、微地貌、人为干扰和植被盖度等是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程度及其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滨海沙地 椰林 牧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摘要:对近几年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以其在开发新药和保健品方面更好地开发利用。

关键词: 余甘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湛江市木薯抗风栽培技术调查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通过调查2011年第8号"洛坦"台风对湛江市木薯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抗风栽培技术为:选用低矮的瓜类、豆类和花生等间套种作物;覆盖地膜;选择避风地段或营造避风环境;9级以下台风不必摘叶;尽量避免除草剂的危害。

关键词: 木薯 抗风栽培 调查 广东湛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与枯萎病菌互作中3种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对抗枯萎病和感枯萎病2个香蕉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不同时间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对2者根系内3种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菌后,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的水杨酸、阿魏酸及绿原酸含量均比接种前高,但抗病品种的增加量比感病品种的大,且净增加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快;抗病品种内源水杨酸和绿原酸含量明显比感病品种的高,而内源阿魏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菌 酚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香蕉产业链发展研究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1

摘要:本文从我国香蕉产供销的整个链条进行分析,试图发现香蕉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链条上以及链条之间衔接上的问题所在,并基于此提出我国香蕉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香蕉 产业链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茎泻血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对椰子茎泻血病菌奇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paradoxa(Dade)Moreau[=Thie laviopsis paradoxa(De Seynes)V.Hohnel]xie331-4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合该菌菌丝生长和产孢;以果糖为碳源最适合菌丝生长,以阿拉伯树胶粉为碳源最适合产孢;以磷酸氢二铵为氮源最适合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最适合产孢;2%蛋白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葡萄糖、2%蔗糖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25~35℃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25℃最适合孢子萌发,温度低于5℃或高于40℃孢子不能萌发;pH值4~11适合菌丝生长,pH为7产孢量最大,pH值为4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有利于产孢;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2℃10min。

关键词: 奇异长喙壳菌 生物学特性 椰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复合医用乳胶膜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

弹性体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天然胶乳复合,制备出羟基磷灰石/天然胶乳复合医用乳胶膜。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人体内羟基磷灰石纳米晶非常相似。对羟基磷灰石/天然胶乳复合医用乳胶膜的力学性能、蛋白质含量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的测试表明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医用复合材料,有望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天然胶乳 羟基磷灰石 复合医用乳胶膜 生物学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荧光蛋白在植物活细胞液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高等植物细胞中,液泡在各种细胞信号转导事件和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细胞内部结构在分裂和分化期间其功能和形状不断地变化着。为分析这些连续的变化,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他荧光蛋白活体标记技术普遍用来跟踪特异蛋白的定位及变动。为使液泡可视成像,有几种途径可用来选择适当的荧光蛋白融合伴侣,如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构造蛋白相关蛋白等就非常适合应用于液泡成像。此外,三维重建法在定位细胞内广为分布的细胞器时也不可或缺。同时,等值面表面模化过程对液泡膜成像也非常有用。本文综述液泡的结构、种类和功能,并概括各种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活细胞液泡成像中的应用及其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液泡 三维成像 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