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一次施肥法对甘薯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初探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在甘薯全生长期中,只施一次肥料可起到省工高效的作用,6种一次施肥处理分别为:插苗前,垄中施基肥;薯苗返青后,在垄顶薯苗的中间、一侧、两侧撒肥;薯苗返青后,在垄顶的薯苗一侧、两侧开沟施肥。结果表明,不论在甘薯苗的一侧或两侧施肥,撒施培土均比开沟施肥培土优越,不论撒施培土或开沟施肥培土,在苗一侧施肥均比在苗两侧施肥优越;最优的施肥方法为苗一侧撒肥,培土盖肥,比在苗两侧开沟施肥培土(CK)的传统方法简便、高产和高效,能提高单株鲜薯重24.7%、鲜薯产量25.0%和薯干产量35.8%,均达1%水平极显著差异,淀粉产量提高32.0%,达5%水平显著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水平对橡胶树磷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磷素的缺乏对橡胶树磷吸收利用的影响,利用橡胶树PRIM600号实生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P2O5浓度为31、10、5、1、0mg/L)下橡胶树磷吸收、利用、分配和再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巴西橡胶树幼苗的根、茎、叶的吸收效率均随着磷水平的降低而明显降低,而利用效率则随着磷水平的降低而明显升高,各低磷处理均与正常处理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叶磷分配率则随着磷水平的下降表现出上升趋势,茎磷分配率随着磷水平的降低表现出下降趋势,而根磷分配率则无明显变化趋势。橡胶树根、茎、叶中的可溶性磷均随着磷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大多数低磷处理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同时,橡胶树根、茎中的可溶性磷含量要明显高于叶可溶性磷含量。在低磷处理下,橡胶树根、茎、叶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有显著的提高,显著高于正常供磷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胡椒瘟病病原鉴定及发生规律
《植物保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海南省主产区胡椒瘟病病原进行鉴定,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胡椒瘟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月平均降雨量对该病的发生有着显著的影响。降雨量越大,持续降雨天数越多,发病率越高。
关键词: 胡椒瘟病 病原鉴定 核糖体DNA-ITS 发病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蔗区甘蔗黄叶病与花叶病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于2010年甘蔗生长季节,对海南甘蔗产区8个县(市)24个乡镇进行甘蔗病毒病的调查和检测,初步明确海南蔗区甘蔗病毒病种类主要有2种,即由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病和由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引起的甘蔗花叶病。其中甘蔗黄叶病最为普遍,检出率达到75%,可能是影响海南蔗区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高粱花叶病毒引起的甘蔗花叶病次之。同时针对甘蔗病毒病提出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其防治的主要措施,对指导海南蔗区乃至全国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农业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初探——基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学科发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分析我国热区和热带农业基本情况入手,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研定位和热带农业经济学科发展需要为依据,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业经济学研究基本现状,提出了热带农业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的6个主要领域和科研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兴隆地区黑水虻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进行黑水虻的人工饲养技术试验,探索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黑水虻的人工繁育系统建立方法及饲养技术要点。结果显示,虫卵孵化需要2~6 d,幼虫经20~23 d进入预蛹期,8~11 d后开始羽化,成虫置于蚊帐中每天都可交配产卵。产卵量的多少随气候条件的变化有较大差异,冬季低温和连续阴天是导致卵量变少的重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度水分胁迫对木薯叶片光合特性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正常供水和水分中度胁迫条件下,用LI-6400测定了2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SC8(华南8号)和SC205(华南205)的叶片光合参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正常供水还是中度水分胁迫下:2个木薯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具有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胞间CO2浓度则随之下降的趋势,且SC8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大于SC205,而胞间CO2浓度(Ci)则相反。②同一木薯品种在受到中度水分胁迫时,表观暗呼吸速率(C0)极显著上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α)显著降低,光饱和点(LSP)降低,光补偿点(LCP)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MSAP技术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通过对酶切反应最少酶用量及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建立了橡胶树MSAP最佳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500 ng橡胶树叶片基因组DNA,用EcoRⅠ、HpaⅡ和MspⅠ各0.5 U,在37℃酶切4 h,即可完全酶切。优化的选择性扩增体系为:Mg2+1.5 mmol/L、dNTPs 250μmol/L、引物0.15μmol/L、Taq DNA聚合酶1 U;使用该体系,可获得清晰稳定的橡胶树MSAP图谱。
关键词: 橡胶树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优化 体系建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椰心叶甲啮小蜂控制寄主能力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在室内研究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日龄的椰心叶甲啮小蜂处理不同时间对其寄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雌雄性比并无明显影响。24~28℃时,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心叶甲蛹的寄生力影响不明显,随着温度的降低,啮小蜂的寄生率、寄生蛹出蜂量明显下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寄生力有利。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羽化交配后的1~4 d内寄生力没有明显变化,但随着日龄的增加,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寄生力逐渐下降。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在不同温度下贮藏1~3 d时对其品质影响不大,贮藏4 d后其寄生力急剧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