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5种热带乔灌木单宁含量动态分析
《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15种热带乔灌木不同月份(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单宁含量的测定,以期明确部分木本饲用植物单宁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5种热带乔灌木单宁平均含量由低到高顺序如下:对叶榕(Ficushispida L.f.)(0.39%)<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Linn.)(0.77%)<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Desv.)Kuntze)(0.78%)<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Retz.)Schindl.)(1.16%)<木豆(Cajanus cajan(Linn.)Huth)(1.29%)<双荚决明(Senna bicapsularis(Linn.)Roxb.)(1.38%)<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Linn.)(1.56%)<圆叶舞草(Codariocalyx gyroides(Roxb.ex Link)Hassk.)(1.57%)<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Lour.)(1.62%)<长穗决明(Senna didymobotrya(Fresen.)H.S.Irwin et Barneby)(1.82%)<大叶千斤拔(Flemingiamacrophylla(Willd.)Prain)(1.91%)<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Lour.)Blume)(2.14%)<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Lam.)de Wit)(2.34%)<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Linn.)Willd.)(2.67%)<白饭树(Flueggea virosa(Roxb.ex Willd.)Voigt)(2.80%);15种热带乔灌木单宁含量差异较大且含量随月份变化明显。不同植物种类、生长时期、生长环境等可能是导致单宁含量差异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ste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ste12基因开放阅读框均为2070 bp,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基因同源性为99.7%。编码6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一个有差异。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具有两个相同的功能位点,分子量和PI分别为75 ku和6.47。
关键词: 尖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生理小种 ste12基因 致病性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口6株MRSA携带的新型耐药岛基因位点测序分析
《临床检验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进一步确证海口发现的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携带的耐药基因岛——SCCmec的型别和分析其基因位点序列差异。方法在多位点PCR分型及在互联网上与已有型别比较的基础上,将扩增产物纯化测序,用BLAST分析软件与国际基因库内的已知位点序列比较。结果 B、F、M位点序列与已有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差异为1~9bp。结论新的SCCmec型与已有的型别相比,不但有不同的位点图谱,而且位点序列有多个点突变。
关键词: DNA测序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树生黄单胞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和广西杧果(台农)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进行病原鉴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序列特点对获得的10株细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0株细菌菌株均为树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该研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树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侵染杧果叶片,产生表面下陷的角斑,引起杧果叶斑病。为了区分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暂称之为杧果树生黄单胞叶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畸形病茎部解剖结构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ELISA法比较了杧果病、健幼茎中4种激素(IAA、ZR、GA3和ABA)含量的差异,同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了杧果畸形病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在畸形幼茎中,4种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杧果的健康组织,其中以GA3含量差异最大,是健康组织的5.14倍,其次为IAA,ZR和ABA,分别是对照的3.03、1.77、和1.74倍。病健幼茎中解剖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病茎皮层薄壁细胞增多,韧皮纤维丰富,木质导管分化少、孔径较小,出现枝迹与叶迹,髓部细胞伸长受抑制,体积约为健康组织的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种壳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28份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 F.Mull)种质种壳中N、K、Ca、Mg、Zn、Cu、Fe、Mn等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壳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种质之间差异较大,8种矿质元素可划分为4个有明确意义的主成分,28份种质种壳按矿质元素含量可聚类为4大类型。
关键词: 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 F.Mull)种壳 矿质元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条斑病毒云南分离物ORFⅠ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连接在pMD-18T载体上的香蕉条斑病毒云南分离物(BSV)全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ORFⅠ全长序列。目的片段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b)分别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32-ORFⅠ,将鉴定为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获得原核表达OFRⅠ工程菌。工程菌在28℃条件下,用浓度为0.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6 h,离心收集菌液并超声波破碎,获得以含目的肽段的可溶性蛋白为主的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通过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以此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抗血清,该抗血清的效价达1∶100 000,Western Blot验证表明,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强。本研究为BSV的快速检测以及BSV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ehlich 3-连续流动分析仪在砖红壤有效磷和有效钾测定上的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采自海南省橡胶园的5种母质51个土壤样品为对象,研究了Mehlich3法浸提-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M3-AA3)联合测定砖红壤有效磷(P)和有效钾(K)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3法提取的有效磷(y)与常规Bray2-P(x)呈极显著相关(y=0.626 6 x+0.934 1,R2=0.980 6,p<0.01,n=50),且M3-P比常规Bray2-P低,但其变幅仍较宽,有利于有效磷水平的分级;M3-K(y)与常规醋酸铵提取态钾(x)亦呈极显著相关(y=1.030 1 x-0.376,R2=0.994 7,p<0.01,n=51),且方程斜率接近1,两法测定结果相近;AA3低浓度进样管路同时测定M3-P、M3-K混合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分别达0.999 9和0.999 7;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3%、101.17%;P(4mg/L)、K(5.04 mg/L)混合标准8次重复测定值变异系数均<0.5%,且经t检验与理论值差异不显著;M3法土壤待测液中P、K含量检出限分别为0.033和0.018 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7 mg/L和0~8.82 mg/L。说明M3法浸提-AA3联合测定适合于海南橡胶园砖红壤有效磷、有效钾养分的快速测定,3 d可测250~300个样次,提高工效2~3倍。
关键词: 砖红壤 土壤有效磷 有效钾 Mehlich3浸提剂 连续流动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具C_4、C_3解剖特征的禾本科植物
《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认识海南地区现有禾本科植物的光合途径类型,为该地区禾本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学、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通过调查并收集整理海南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以C3、C4植物在解剖结构上的差异为基础,利用石蜡制片技术鉴定海南禾本科植物光合途径的类型。结果表明,在224份研究材料中,有189种禾草属于C4光合类型,35种禾草属于C3光合类型,分别占禾草种数的84%和16%,说明该区域禾草以高光效的C4类型为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