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新形势下热科院科研基地土地管理的对策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2011

摘要:2006年初,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的院试验场下属的原宝岛公社5个单位的生产队(村)以多种方式要求退出试验场编制,严重影响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研事业的发展。院国有资产管理处经过一年多的详细调查,认真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探讨新形势下切实可行的科研基地管理模式。

关键词: 科研基地 土地管理 对策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备工艺对NR性能的影响

橡胶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新鲜天然胶乳分别制备乙酸凝固NR(NR-1)、微生物凝固NR(NR-2)、乙醇胺混合微生物凝固NR(NR-3)和蛋白酶混合自然凝固NR(NR-4),研究制备工艺对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R-1和NR-2生胶的耐热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好于NR-3和NR-4生胶;NR-4胶料的MH最大,t90最短,NR-3胶料的MH较小,t90最长;NR-4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较大,拉断伸长率较小,NR-1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较小;NR-4生胶、混炼胶和硫化胶的弹性转矩(S′)和剪切储能模量(G′)最大,损耗因子(tanδ)最小,NR-1生胶、混炼胶和硫化胶的S′和G′最小,tanδ值最大。

关键词: NR 制备工艺 物理性能 动态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受乙烯诱导表达的蜻蜓凤梨MAPKK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生物学报 2011

摘要: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筛选到的1个被乙烯诱导并与已知植物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MKK)同源的cDNA片段,通过RACE技术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植物MAPKK的A亚族,具有植物MAPKK的磷酸化一致序列S/T*****S/T。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量在乙烯处理后增强,推测其在乙烯诱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乙烯 蜻蜓凤梨 AfMKK1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等方面介绍了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系统分类的方法,并对世界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香蕉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为定性选育香蕉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香蕉 野生 种质资源 系统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GC-NPD)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 mg/kg,在0.02、0.20、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香蕉回收率为82%~105%,相对标准偏差为7.4%~10.7%;土壤回收率为8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5.1%~9.3%。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苯醚甲环唑 残留测定 香蕉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未成熟花药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1

摘要: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的未成熟花药为外植体成功实现高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筛选出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2,4-D2.0mg/L+KT0.5mg/L,最佳体细胞胚胎诱导培养基则为:改良MS+KT0.7mg/L+NAA0.2mg/L。将成熟体胚转移至无激素培养基中可进一步发育出根、茎、叶完整的小植株。细胞学分析显示,所有受检小植株均为二倍体。将长至2-3cm高的小植株移栽到营养袋中并置于温室条件下育苗,随后可定植到大田。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花药 体细胞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蒸发浓缩胶乳基本物性研究

弹性体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通过采用真空旋转蒸发法制备的浓缩天然胶乳(蒸浓胶乳)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并与离心浓缩胶乳的有关性能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与离心浓缩胶乳相比,蒸浓胶乳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天然胶乳 浓缩胶乳 蒸发浓缩 离心浓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主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通过对云南和海南胡椒园中土壤的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总砷(As)、总汞(Hg)、总铬(Cr)、铜(Cu)、铅(Pb)、镉(Cd)等的监测分析,并采用单项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Hg、As、Cr、Pb、Cu、Cd,HCH、DDT的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清洁,定为1级,适宜种植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的胡椒。

关键词: 胡椒 土壤环境 质量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皮2个POD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酶活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根据荔枝果皮cDNA文库,克隆到荔枝果皮的2个过氧化物酶基因,分别命名为LiPOD1和LiPOD2。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LiPOD1的ORF全长为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LiPOD2的ORF全长为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LiPOD1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橡胶、毛果杨、甘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87%、84%、81%;LiPOD2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棉花、胡麻、紫花苜蓿、拟南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88%、87%、85%、81%。保守结构域的分析表明,LiPOD1、LiPOD2基因均含有过氧化物酶完整的保守结构域,包括血红结合位点、活性位点、底物结合位点、钙离子结合位点。荔枝果皮褐变指数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均呈增加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验证这2个基因在荔枝果皮褐变衰老过程中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荔枝果皮 过氧化物酶 序列分析 褐变指数 POD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抑菌物质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机制研究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植物源抑菌物质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的毒力作用,同时从杧果内防御酶变化角度探讨其防病机制。结果表明,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30 mg.L-1,13 d的防治效果为56.67%,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38.51和22.34 mg.L-1,当肉桂醛质量浓度大于40mg.L-1时,可导致杧果炭疽病菌分子孢子的消解。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生理生化机制测定结果表明,病菌侵入杧果后O.2等活性氧物质的含量上升,肉桂醛对病菌进行抑制与杀死作用,降低其侵染能力,间接减少了此类物质的产生、减小寄主因病菌侵染而导致防御酶系统发生紊乱的程度,使寄主保持基本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抑制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 肉桂醛 抑菌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