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新品种苏薯9号的选育及其高产生理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苏薯 9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苏薯 2号×济薯 10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该品种鲜薯产量高 ,适应性广 ,高抗根腐病 ,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栽后发根量多、结薯早、净同化率高 ,干物质积累在前 70d明显快于对照品种徐薯 18,经济系数高于徐薯 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的若干因素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江苏盐城、淮安、南京等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宁杂 1号不同芥酸含量杂交种的育性表现 ,结果表明 ,恢复株率 (y)与芥酸含量 (x)呈负相关 ,相关方程为 y =96 .84 - 0 .86x ,相关系数r=- 0 .5 342 ,在概率P =0 .10水平达显著。对宁杂 1号母本主轴不同结角部位种子的育性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部位角果恢复株率存在显著差异 ,主轴下部角果恢复株率明显低于中、上部角果 ,主要原因在于不育系初花期产生的微量花粉参与了授粉结实。严格控制外源花粉污染、减少微量花粉是提高油菜杂交种纯度的重要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和同化产物的分配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稻组合品种 (以下简称品种 )汕优 6 3和两优培九为材料 ,测定了光合速率 ,PS 光化学活性 ,活性氧代谢 ,1 4 CO2 同化产物分配的指标。结果显示 :在生育后期 ,与汕优 6 3相比 ,两优培九在不同光强下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在逆境条件下 ,原初光化学效率 (Fv/Fm)的下降及 O·2 产生速率和 MDA含量增长相对较少 ,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耐光抑制光氧化能力 ;通过用同位素 1 4 C对光合同化产物运转分配进行研究 ,发现两优培九光合同化产物向穗部的运转速率和分配比率均较高 ,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源库协调性。上述有关光合和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可能是超级稻高产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杂交稻 光合能力 耐光抑制/光氧化 同化产物的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同菜选育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主要报道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RA1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RA82的选育过程,调查了两用系群体内育性表现.结果表明,2个两用系内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符合1:1的理论值,RA1群体内可育株自交后代均为完全可育,而RA82群体内可育株自交代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3:1.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通常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而每角粒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负向优势.目前已获得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并获得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优异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