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抛秧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机制 Ⅲ.秧苗地面水平向上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生理效应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抛秧稻无株行距规格 ,因而秧苗在田间水平向上的分布明显有别于手插稻 ,这是两种稻作方式原初的、根本性的分异点之一。研究表明 ,抛秧稻秧苗水平向上的分布总体虽呈均匀随机型 ,但按Dirichlet棋盘形嵌图方法得到的具体各穴所占的凸多边形形状、面积各异 ,整体与局部呈分形特征 ,这种分布格局直接影响植株的空间分布 ,强化了个、群体的不整齐性 ,加上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植株生育效应 ,使冠层错落 ,冠层小气候温、光、湿、风等有所改善。在水平分布上的随机性 ,局部产生了大小不等无苗空档 ,空档周围的植株生长有一定的调节补偿作用 ,只要空档见方面积小于 10 0 0 cm2对群体产量不会产生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五”期间江苏草莓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江苏草莓产业开始进入转型期 :一是由露地栽培为主逐步转入以大棚等设施栽培为主 ,二是由数量型扩面增产向数量质量型 (扩面与追求单位面积优质高产同时进行 )转变。草莓生产的发展 ,对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致富广大农民等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江苏草莓生产还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的有品种退化、栽培技术不规范、贮运保鲜手段落后等。据此 ,提出了江苏草莓产业“十五”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