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配子鉴定法及其在油菜优良恢复系选育中的应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配子鉴定法研究从恢复系间杂交后代中选育更优恢复系的可行性 ,对恢复系间杂交F1与不育系配制三交种的单株产量测定结果表明 ,三交种AF1-3 即组合NA6 //NR1/NR3的单株产量变幅大 ,优良单株频率高 ,单株平均产量高 ,提供雄配子杂交组合 (NR1/NR3)的优良配子频率较高 ,后代中较易筛选出与不育系配合力得到改良的优良恢复系。经过连续 3个世代的配合力测定及选育 ,已从恢复系杂交组合NR1/NR3的后代中选育出优良恢复系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配子鉴定法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质资源的化感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保存的近万份稻种资源中 ,随机抽取 70 0份 ,测定它们的化感作用 ,初步筛选出 35份对白菜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品种。这种抑制作用是否可以作用于水田杂草 ,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但已可证明水稻种质资源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化感作用潜质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黄萎病菌系致萎峰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中国棉花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三个黄萎病菌系通过 FPLC技术分离得到的致萎峰蛋白做 PAGE电泳分析 ,电泳分离图谱结果显示 :对于致萎力较弱的致萎峰 毒素 :菌系VD8与 SS- 4的相似性较大 ;菌系 VD8与 T9的电泳图谱相同值较小。然而 ,对致萎力起主导作用的强致萎峰 毒素电泳分离图谱做相似性分析 ,结果显示 ,菌系 VD8与 T9的电泳图谱相似性较大 ,VD8与 SS- 4的相似性较小 ;定量分析表明 VD8与 T9相同值为 80 % ,而 VD8与 SS- 4的相同值仅为 1 6.6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灾变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风险警级研究
《棉花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把棉铃虫看作自然灾害与风险的一种进行剖析 ,提出依据不同灾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警源、警兆、警情等不同风险程度的各因素统计指标 ,精选组成灾变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并组建多维预警逻辑模型。通过对各灾变预警指标的定性分级或定量分级 ,在综合灾变预警的主要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灾变影响的权重分析并计算灾变风险预警综合指标值的基础上 ,确定棉铃虫灾变预警等级。 1 999~ 2 0 0 0年预警综合准确率为 89.7%。据此可使灾变预警更加符合实际 ,指导减灾防治更有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体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把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活苗混合后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同时另选一批同样生长状态的鸡 ,在颈部皮下接种IBD细胞毒油苗 ,同时肌肉注射上述不同剂量法氏囊活性肽 ,观察法氏囊活性肽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免疫后7d ,活苗 0 2mLBS组增长最快 ,比免疫对照组多增 82 5 % ,并且饲料报酬高。但从整个试验期看 ,0 4mLBS组增重效果较好 ,比免疫对照组多增 1 9 8% ,并且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而肌肉注射BS组中 ,高剂量 (0 8mL)BS组的增重效果一直很好 ,比对照组总增重平均多增 7 2 3 % ,并有较高的饲料报酬。这说明滴鼻点眼或是肌肉注射 ,BS都有促生长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对虾养殖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以下诸多因素 :完善的政策和法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品种和完善的保障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简易加工(MP)保鲜工艺与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农产品贮藏保鲜运输腐烂损失率在 15 %以上 ,营养成分损失更大 ,面对大量的农产品 ,简易加工 (MP)保鲜的技术突破尤显重要。文中所列的 7种常见的 MP保鲜技术 ,是以控制微生物和酶活性、控制水分蒸发、控制衰老过程或减少体积为基本原理 ,是中试、工业化安全加工的技术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