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盐碱胁迫对甜菜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盐碱胁迫对甜菜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盐碱胁迫对甜菜生长发育影响的过程,为甜菜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方法,按照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1∶9∶1∶9比例配制成1 mol/L的混合盐碱溶液,各处理Na~+浓度分别为0、0. 5%、0. 8%及1. 0%,以甜菜品种HI0135、SD12830和MA11-8为材料,测定盐碱胁迫下甜菜的农艺性状、净光合速率(Pn)、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结果】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HI0135的相关性状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0~0. 5%盐碱胁迫浓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有促进作用; SD12830和MA11-8甜菜表现为持续抑制。【结论】HI0135甜菜品种在盐碱胁迫浓度为0. 5%时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对盐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甜菜 盐碱胁迫 农艺性状 生物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设施辣椒最适施氮量,为减少化肥投入,提供种子依据.[方法]采用“2+x”试验设计方案,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为基础,进行氮肥总量控制研究,分析氮肥对设施辣椒生长、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优化氮区辣椒生长发育综合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处理,产量为4 560.23kg/667 m2,纯收入11 211.17元/667 m2,产投比60.19.经线性模拟分析,辣椒产量和用氮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当纯氮施用量为25.9 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4 586.3 kg/667 m2.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最大,分别为49.56%、150.67 kg/kg、21.7%,且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氮肥偏生产力随氮肥用量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适量水平的氮肥能促进辣椒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高收益,发挥氮肥的最佳效率.

关键词: 设施辣椒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及花荚形成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和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田间试验设置21.0(D1)、30.0(D2)、48.0(D3)*104株·hm-2 3种栽培密度,研究了新大豆27号、新大豆8号在0~60 cm土层中根系生长、开花、结荚过程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D1,D2、D3密度下新大豆27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3.68%、18.48%,总根长增加了9.33%、26.72%,新大豆8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7.25%、19.71%,总根长增加了6.94%、30.80%,且增量以40~60 cm为主;增加至密度D3时,新大豆27号开花和结荚高峰出现时间较D1分别推迟了2、8 d,新大豆8号推迟了2、6 d,但二者单位面积的总花数、总荚数、总腔数和总粒数分别较D1提高了51.92%、10.29%、7.66%、23.05%和49.47%、31.91%、35.40%、16.11%;总花数与始荚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8477*、0.9106*,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531、0.9993**;总腔数与始粒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6954、0.9837**,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902*、0.9277*;且根长度与总花数、总腔数的关系比根干重更密切.合理密植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是密植促进了大豆根系生长,增加了单位面积总根长和深层根量,进而增加了单位面积花数、荚数、腔数和粒数的结果.

关键词: 高产大豆 栽培密度 根系生长 花荚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剥对灰枣果实中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灰枣环剥和对照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其积累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剥明显提高了灰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含量.果实成熟期蔗糖显著高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灰枣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2)环剥有助于提高环剥口愈合前(7月15日)果实内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果实全红期至实成熟,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环剥处理果实蔗糖含量高与对照的主要原因.[结论]环剥有利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SSs活性对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代谢起主要调节作用.

关键词: 灰枣 环剥 糖积累 蔗糖代谢相关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哈密瓜不同贮藏温度果实质地变化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新疆哈密瓜冷链运输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哈密瓜果实质地硬度、粘附性、内聚性等物性指标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质地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波动幅度前者较后者平缓;西州密17号果实硬度、粘附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西州密25号果实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果实各质地指标受温度影响明显,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西州密17号相较西州密25号各质地指标波动幅度小,更耐贮藏;西州密17号最佳贮藏温度为5℃,西州密25号最佳贮藏温度为10℃.

关键词: 哈密瓜 温度 质地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在深松后相同灌溉量下,设置3个灌溉周期为4、7、10 d,对应灌溉次数为17、10、7次,分别以D4、D7、D10表示,研究了灌溉期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深松条件下,适中的灌溉频次(D7)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壤含水率,促进棉花干物质向蕾铃器官分配,提高WUE,2016年和2017年D7处理比D4、D10处理分别提高15.5%、16.5%和10.5%、9.2%。而过高(D4)或过低(D10)的灌溉频次降低了土壤含水率,高频灌溉促进了棉花营养生长,但向蕾铃器官分配比例降低,而低频灌溉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降低,土壤贮水减少量和总耗水量显著增加。过高或过低的灌溉频次均导致产量降低,D7处理的籽棉产量比D4、D10处理在2016年提高13.8%、17.3%,2017年提高7.0%、6.1%,而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增加。【结论】深松后灌溉频次应以1次/7 d,可有效促进棉花营养与生殖器官干物质协调增长,提高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有利于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深松 灌溉频次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评价指标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其评价指标.[方法]以6个不同品种西瓜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16种成分含量,并通过INQ(营养质量指数),研究受试成分营养质量的品种间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营养质量评价指标.[结果]6种不同品种西瓜烟酸、脂肪、钠和锌INQ均小于1,碳水化合物INQ在1.38~1.44,钾和维生素B2 INQ均大于2;VB1、蛋白、纤维、锰、铁、钙、铜、磷和镁INQ因品种的不同而处于不同营养水平,其中VB1、镁、锰、铁4项指标的负荷量相对较高.[结论]VB1、蛋白、纤维、锰、铁、钙、铜、磷、镁可用于体现西瓜营养质量的品种间差异,其中VB1、镁、锰、铁指标适合作为西瓜营养质量评价指标.

关键词: 西瓜 营养质量 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被子植物心皮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汇总国内外心皮起源、作用和发育过程、遗传及激素调节、控制心皮发育的相关基因等研究结果,为作物多心皮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心皮的起源目前有心皮学说和生殖叶学说两种学说;心皮具有保护胚珠、接受花粉致使卵细胞受精、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其发育过程通常在花的器官中经过折叠、卷曲形成内在的空间,胚珠被包裹在其中发育;心皮数目的遗传较为稳定,激素对其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基因在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心皮作为被子植物雌蕊发育的关键,对于产量性状的建成极为重要.心皮研究应重点围绕心皮发育的全过程,尽早明晰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的相关功能基因,通过基因改良培育出多心皮、高产优质品种.

关键词: 心皮发育 花器官 基因调控 分子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阴条件下冬小麦材料生长发育特性相关基因分子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耐阴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对南疆主栽品种、部分新育成品种、国内引进品种,自育品系等材料以1Bl/1RS,春化基因,光周期基因,产量相关基因开展分子标记鉴定。了解现有材料的遗传背景,为选育适合新疆南疆"果麦间作"模式小麦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Bl/1RS、Vrn-A1、Ppd-D1、Ta Sus2、Ta Cwi-A1a b(CW121) Ta Cwi-A1b(CW122)分子标记,对遮阴条件下的冬小麦材料主要生长发育特性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分析。【结果】在鉴定70份冬麦材料中、1Bl/1RS(ω-sec-p1-p2)(ω-sec-p3-p4)类型为57. 1%、100%; Vrn-A1(Vrn-A1c)(vrn-A1)类型为97. 1%、74. 2%; Ppd-D1类型为100%; Ta Sus2(Hap-H)(Hap-L)类型为41. 4%、30%; CW121、CW122类型为50%、75. 7%;在4份主栽及部分育成品种、66份其他国内引进冬麦材料中,1Bl/1RS(sec-p1-p2)(sec-p3-p4)类型分别为25%、59%、100%、100%;Vrn-A1(Vrn-A1c)(vrn-A1)类型分别为75%、98. 4%、100%、72. 7%; Ppd-D1类型同为100%;主栽品种和新育成品种中未检测出Ta Sus2(Hap-H)类型,Ta Sus2(Hap-L)类型的比例为75%;其他国内引进品种TaSus2(Hap-H)(Hap-L)的比例为分别为43. 9%、27. 2%,南疆主栽和部分育成品种中CW121、CW122类型的分布频率75%、75%,其他国内引进品种中CW121、CW122类型分别为48. 4%、75. 7%(图1)。【结论】70份材料中的全部含有1BL/1RS (sec-p3-p4)易位系及对光周期非敏感性类型。4份主栽品和新育成主栽品种中含隐性春化基因,68份材料同时携带光周期非敏感性及显性春化基因。高千粒重相关基因类型的分布率均相当高(≥75%)。

关键词: 冬小麦 生长发育基因 遮阴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诱变对无花果插条萌芽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60 Co-γ辐射诱变处理对无花果一年生枝和不同成熟度绿枝插条萌芽的影响,以3个无花果品种‘117D’、‘青皮’和‘110C’的硬枝插条和2个无花果品种‘108B’和‘110C’的绿枝插条为试材,对硬枝插条和绿枝插条分别设定160和200 J/kg的最大辐射剂量,采用半量法设置剂量递减梯度,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处理后,对硬枝插条和绿枝插条分别进行常规扦插和水培,对插条的萌芽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表明:3个品种的硬枝插条在160 J/kg的辐射剂量处理条件下全部死亡;不同品种硬枝插条对80和40 J/kg的辐射剂量处理,萌芽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117D’对辐射剂量的耐受度最高,而‘青皮’的耐受度最低.绿枝插条在辐射剂量200 J/kg条件下,‘108B’和‘110C’均全部死亡;而100和50 J/kg辐射剂量的绿枝插条的成熟度与辐射剂量的耐受度呈负相关性,且‘108B’绿枝插条对辐射剂量的耐受度高于‘110C’.进一步地观测表明,辐射处理导致无花果硬枝和绿枝插条萌芽和生根延迟.无花果硬枝插条适宜的60Co-γ辐射诱变处理剂量为40~80 J/kg;绿枝插条的适宜剂量在50~100 J/kg;不同无花果品种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关键词: 60Co-γ辐射诱变 剂量效应 无花果 绿枝插条 硬枝插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