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雏鸡的生理特点与应激预防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 1999
摘要:新生雏鸡出壳后,在移盘、注射、装盒、运输及到达鸡舍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遇到各种应激因素,而雏鸡的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健全,这个时候如果管理不当,易对雏鸡造成损害,对于日后的生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小心细致地做好各种应激因素的预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产盐霉素在猪饲料中应用适宜剂量筛选试验
《养猪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盐霉素又称沙利霉素,属聚醚类一员羧酸抗生素,在鸡饲料中作为抗球虫药物添加,在世界范围使用已得到普及,作为猪的保健促生长剂来研究还方兴未艾。国外学者早在1979年Schneider等人在断奶仔猪(Lin-demann,1985)使用盐霉素,在生长育肥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P-HPLC测定预混料中脂溶性维生素
《中国饲料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有关饲料多维及预混料添加剂中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由于维生素易破坏、易变化、含量低,一直被视为难点。我们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试样前处理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色谱条件,使测定方法简便适用,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1 仪器与试剂 仪器:HP105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四元梯度泵)、可变波长检测器、自动进样器、恒温水浴箱、化学工作站。 预柱ODS Hypersil(5tan,20×4mm); 分析柱ODS Hypersil(51nn,125×4mm); 试剂:石油醚、甲醇、95%乙醇、抗坏血酸、氢氧化钾、无水硫酸钠、维生素标样(均为Sigma产品)。除特殊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从基因表达质和量的差异、基因结构的变化、遗传振动合成学说、亲本异质性与杂种优势关系及与杂种优势有关的QTL等方面,概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作物杂种优势现象的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分子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遗传振动合成学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CSCD
摘要:显性学说和超显性学说是目前学术界解释作物杂种优势的基本学说。这两种学说对一些复杂的杂种优势现象仍无法解释。作者以杂种优势的过程性研究模型为基础,从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入手,提出了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遗传振动合成学说。该假说认为:同工基因经转录、翻译成的同工蛋白质的数量变化的物理学意义是一种振动,这种振动可称为遗传振动;将两或多个同工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的振动的合成称为遗传振动合成; F1 中某一同工基因的遗传振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出正向优势、无优势、负向优势,进而影响到其所参与或调控的最初代谢反应的产物优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它种同工基因的这种类似作用,代谢产物的逐级影响与逐级放大作用,加上外界环境对作物基因组的影响,最终影响到生物的表现性状,并使其杂种优势呈现出过程性特点。遗传振动合成学说是一个动态遗传理论,显性学说和超显性学说只是它的一个特例。
关键词: 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理;遗传振动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力发展优质食物资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 》 1999
摘要:一、世界农业发展20世纪中期,为消除人类食物不足,解决迫在眉目的粮食危机和食物匮缺,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一次农业革命(又称绿色革命),这是一场以农作物,特别是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再高产为主要目标,通过作物的短秆化、半矮秆化为手段达到抗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杂交组合猪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养猪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分别用杜洛克、皮特兰、杜皮杂种公猪与大长母猪杂交,测定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皮大长组合窝产活仔数10.08头,21日龄育成数9.10头,优于其它组合。杜大长、杜皮大长日增重分别为737克和721克,料重比分别为2.78和2.83,结果十分接近,杜大长略好。皮大长和杜皮大长的胴体瘦肉率均为66.5%左右,比杜大长高出近5个百分点。经t检验,3个杂交组合间各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猪,杂交,生长表现,胴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蕉快速繁殖技术及其变异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粉蕉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配比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取得较好的繁殖效果,其中BA8mg/L,NAA0.8mg/L配比能获得每月增殖3倍的繁殖速度。粉蕉苗期变异有畸形叶变异和花叶变异两种,两者基本上可在苗成长后恢复,不影响挂果。
关键词: 粉蕉,组培繁殖,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